第115章 清雅斋鉴棋(1/1)

作者:乐江

从透视开始暴富第115章 清雅斋鉴棋

清雅斋二楼,金陵博物院的前院长陈德章、已经痊愈的章闿之、钱文默、董建川和王景行五人坐着泡茶。 王景行拿出小叶紫檀木围棋盒子,对章闿之说道:“章老,这是我在滇省淘到的一副围棋,请您帮我掌眼。” 章闿之打开一看,拿起一个黑子,问道:“这是云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昆城的几位老师对永昌棋的古代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研发了“云子”。 云子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晶莹柔和,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围棋。 王景行笑而不语。 章闿之拿棋子对着阳光一照,突然脸色一变,说道:“不对,这云子不得了。” 陈德章和钱文默见状,急忙凑过来,拿起棋子细细观看。 章闿之说道:“《南中杂说》有记载‘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为把所有棋子抓出来,摆在桌子上,拿出放大镜仔细鉴定了一遍,说道:“唐代傅梦求的《围棋赋》有‘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的描述,可见在唐朝滇南就开始烧制围棋。” “这幅棋子细糯如玉,色如宝珠,明而不炫,沁色自然,过渡有序,确实是老的永昌棋子。” 王景行感叹道:“唐代就有啊?历史这么久远。” 陈德章对王景行说道:“永昌棋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千年前,吕洞宾来到永昌郡,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敬母亲的穷苦农民。” “为了周济这个农民,吕洞宾就教他用当地盛产的玛瑙和琥珀锻造围棋出售,从此母子摆脱了困境,永昌之棋也因此传播于世。” 章闿之接着说道:“永子的制作工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就在永昌郡采取矿料,用窑炉烧制围棋子。” “到了明代,有个叫李德章的永昌人,是负责保管皇家珠宝玉器的,有一次宫廷不幸失火,一些珠宝玉器被大火高温熔化,不料冷却后凝结成了另一种晶莹剔透的宝石。” “受此启发。李德章回到永昌,用本地出产的玛瑙、琥珀、紫英石和翡翠等做原料,经过多次试验后,烧制出了精美的围棋子。” “棋子质坚色润、细腻如玉,黑子黑如鸦雀,白子白似牛乳,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历来深受达官贵人所追捧,还被皇帝敕令为每年上贡之物,堪称国宝。” 王景行对围棋虽然也懂一点,但水平很业余,对围棋还真了解不多。 闿之点头:“嗯,永子的制作工艺一直是李家秘方,到了清咸丰年间,杜文秀领导的滇南回族穆斯林起义军攻打永昌城,永子的作坊被毁,永子的神秘配方也在兵乱中遗失,制造工艺就此失传。” 王景行问道:“那这幅棋子是明代的还是明代以前的?” 陈德章:“看棋型和沁色,初步判断应该是明初到明中叶前后的。” 章闿之点头:“嗯,确实是明朝的,隋唐时期的的围棋子多为两面鼓起,宋元时期的围棋子多是两面都是平的,而且宋代喜欢在围棋子上印花纹以修饰,明代以来围棋子的主流才变成下平上鼓。” 钱文默接着说道:“不仅是明代的永子,关键是保存还这么完好,而且一个不少,非常罕见。” 章闿之鉴赏完棋子,说道:“景行你真是有福之人,每次都给我带来惊喜,看来我们以后要多多交流。” 董建川说道:“章老,这小子上午已经把郑胖子的博古轩买下来了,准备在金陵扎根,他以后多的是地方要请教你呢。” 章闿之很是意外,问道:“小王你要开古玩店?” 王景行有点不好意思:“章老,主要是刚好看到那店铺在转让,古玩街的店铺可遇不可求,买了总不会亏,还能学习古玩。光说不练假把式,所以我打算开个小店,多学、多看、多实践,这样才不会纸上谈兵。” 钱文默点头说道:“这小子眼光可不简单,连7501瓷都能捡漏,我看开个古玩店也不错。” 王景行便乘机说道:“以后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提携啊。” 章闿之见王景行决心要开店,便说道:“小王要真是开店了,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别客气。” 王景行点点头,说道:“感谢章老,到时候肯定会经常麻烦您。” 章闿之将棋子一一收回盒内,郑重说道:“小王,这副棋是绝品国宝,太贵重了,你可一定要好好珍藏,万不可让它们流出海外。” 王景行感受到章闿之激动而郑重的心情,说道:“章老放心,这副棋子我会好好珍藏,一粒棋子都不会卖出去。” 章闿之点点头:“那就好,我们收藏古董,特别是这种国宝级的古董,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收藏,更是为民族、为下一代收藏。你们年轻人一定要有这个意识。” 王景行穷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想的是怎么多攒点钱,找个对象安安静静过日子,偶尔悲春伤秋一下。 现如今却能感受到章闿之的真诚和家国情怀,想想自己珍藏的紫金石砚还有这副永昌棋子,都是古代艺术瑰宝,确实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当然,主要是王景行有钱了,要还是穷光蛋,估计很难有这个觉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