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语新说第184章 继续185
“郡公的意思是,将来吴王会领兵灭了高句丽?”</p>
“我没这么说!等谈完事之后,你们可以去问杨刺史,他知道的不比我少。”</p>
杨思礼沉声开口:“若太子殿下真能让吴王去幽州,别说流放,哪怕真的去死我也愿意。”</p>
在场之人悚然一惊,他们知道杨思礼出自弘农杨,而李恪的娘亲和妻子都是出自弘农杨,所知道的东西肯定比他们多。</p>
见他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再犹豫,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又不是不知道。</p>
“一切听从太子殿下吩咐。”</p>
“恭喜诸位,保住自己一条命!按照时间推算,吴王应该到长安了。</p>
吴王会不会成为幽州都督或刺史,相信不日就会传来。</p>
诸位可以再等等,到那时,你们具体该怎么做会有锦衣卫上门。”</p>
“下官明白。”</p>
一两句话根本不可能让他们相信,李德懋知道哪怕他们现在答应,也有可能反悔。</p>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等等,看一下李恪会不会被分封到幽州。</p>
而分封到幽州说简单也简单,李世民随口一句话的事,难就难在是幽州都督还是幽州刺史。</p>
幽州都督可以掌控军权,幽州刺史则不能,而李承乾要的是幽州都督这个职位。</p>
这需要李承乾在朝会上误导李世民,怎么说话就变得异常重要。</p>
正如李德懋所言,在其与众刺史商讨之际,李恪也跪在长安两仪殿众。</p>
“儿子恪拜见阿耶!”</p>
“你认罪吗?”</p>
李恪没有任何辩驳:“认!有什么过错儿子一力承担。”</p>
所有庶出子嗣中,李世民最看重的便是李恪,在其看来李恪跟他年轻时一样,文武双全、礼贤下士,就是翻版的天策上将。</p>
若李恪是长孙皇后所出,他定会选择李恪为皇太子。</p>
他不怪李恪站在李承乾一边,他只怪李承乾太阴险,居然用灭掉高句丽来诱惑杨妃。</p>
“你就不能提前写个奏抄请示我?哪怕你做完之后,再写个奏抄不行吗?”</p>
“儿子不想让阿耶为难!淮南道也经常发生洪涝。</p>
阿耶,不管你做出什么惩罚,儿子都心服口服。”</p>
“不后悔?”</p>
“为救民,儿子不悔!”</p>
“唉!”</p>
李世民叹了口气,紧接着狠狠瞪了眼李承乾:</p>
“太子,你这个做大哥的怎么说?”</p>
“什么怎么说?”</p>
李承乾一脸茫然:“跟五弟一样,直接圈禁两个月,然后去徭役三个月。</p>
若是改错就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若是不改,便一直徭役下去。”</p>
“大哥!你在胡说什么?”</p>
李泰可不希望再出个李祐,当初就是不在乎李祐,导致李祐跟渤海王一起赚钱,连长孙冲都在齐王府。</p>
现在他想通过李祐打击李承乾都做不到,阴家兵权连染指的机会都没有。</p>
“三哥毕竟是为了百姓,虽然有错也不能处罚这么重。”</p>
“那你说怎么办?骂一顿,然后让他继续做安州都督?”</p>
李泰差点没忍住向李承乾吐口水,真好意思说这话。</p>
“依我看,还是把三哥调到其他地方即可,山南、淮南两道水患严重,不适合三哥前往。”</p>
“有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