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破格提升让我更加海阔天空第128章 跟紧组织青云直上
廖家添秘书长! 李武书记! 市委宣传部蓝林清部长! 这些领导,不都是乘了这股风?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石城的顾杨,揭英省等人,还有南安县那两位,雨花县那位,不都是吗? 朱茂辉在官场如履薄冰十多年,若是看不出来,他也不会被廖家添看重了。 而且,很多人认为当秘书当久了,就想着做主,想着抓权,当领导! 这话确实是对的,但不完全对! 先当孙子后当爷,虽然孙子当久了,当爷的时候,肯定是很高兴的。 不过朱茂辉看得很开,反正都当那么久的孙子了,当久一点,又能如何? 而且,也不需要当几年啊! 王书记这么年轻,肯定在石城待不了多久的,这里总归是庙小,容纳不下这么大的神只。 到时候王书记高升了,那他岂不是可以接任王书记的位置?为石城百姓服务? 而且,王书记肯定会把基础打得很好,他就可以做一个“坐享其成者”,“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别人还没有那个机会呢! 既然他可以有这个机会,那他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而这一切的前提,只需要他跟紧组织的脚步就行。 跟紧组织,青云直上,背叛组织,轻则调走,重则双开! 答案都明摆在面前,抄都不会抄,那是真的活该下课了。 王昊笑着道:“老朱啊,县府的工作不好做啊,凡事要和同志们多商量,咱们石城现在还很年轻嘛,大家集思广益,一起进步!” 说完之后,王昊端起茶杯喝茶,并没有往下说的举动,而且,也没有打算放下茶杯,就一直端着。 端茶送客! 对于王昊的举动,朱茂辉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紧接着,朱茂辉连忙起身,表示不打扰王书记的工作,他会牢牢记住王书记的教诲,回去之后,一定会让县府班子,散发出年轻活力。 等到朱茂辉离开之后,王昊微微一笑,希望这位新县长,能够懂分寸吧! 也不知道梦蝶同志,下去视察如何了! 因为人事变动有点大,所以没有专门为某位举办欢迎宴会,是统一举办的。 李梦蝶刚到石城任职,在石城招待所住了一天,欢迎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直接就带着县府办的常务副主任,还有几个同志,去乡镇视察工作去了。 不过,算算时间,也快要回来了。 只是等她回来之后,是安排新住所,还是让她住进一号楼,跟自己一起! 想着想着,王昊又笑了,既然都结了婚了,那还怕什么?爷爷那句话说得对,大家都知道,但不意味着大家都敢说。 随后,便放下了茶杯,拿起眼前的文件,开始翻阅起来。 …… 离开王昊的办公室之后,朱茂辉便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并且朱茂辉脸上一直带着思索的神色,王书记最后说的那番话,肯定含有什么意思,自己得好好悟一悟啊! 石城现在很年轻,那是不是指,现在石城的领导班子成员,已经开始年轻化了? 想到这里,已经坐在办公椅上的朱茂辉,眼神顿时闪过一道精光。 是啊! 现在石城的班子成员,包括王书记在内,平均年龄确实年轻了许多。 王书记,新来的常务副县长李梦蝶同志,还有经济开发区的主任李华兰同志,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啊! 首先王书记就不用说了,李华兰主任是原来李副书记的女儿,能力出众也就算了,还是太子女。 可李华兰同志,只是名义上兼任副县长,连分管的工作都没有,全权负责开发区啊。 所以可以把李华兰去掉,常委副县长王晓勇,还有副县长范泰等人,那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年轻嘛? 或许某种意义上年轻,但是在王书记眼里,他们不是年轻干部。 那就只有……李梦蝶同志了! 嗯?李?! 嘶…… 朱茂辉瞬间想起老领导除了让他听组织的指示外,也曾跟他说过,要团结同志,尤其是石城一位下放的女县长!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李华兰,现在似乎是大错特错啊! 这位女县长,就是李梦蝶啊! 紧接着,朱茂辉连忙拿出电话,轻车熟路地输入了一个号码,十几秒左右,那边就接通了。 朱茂辉轻声道:“老领导,您好,我是茂辉啊……” 那边很快便传来了廖家添的声音:“茂辉啊,去了石城,感觉如何?!” 紧接着,朱茂辉立刻表示,石城是一个很好的县城,经济发展好,班子成员都很团结…… 说了一大堆官方的话语之后,朱茂辉便提到了李梦蝶同志。 也不能明着说,朱茂辉只是说石城的常务副县长是一位好同志啊,年轻有为,积极向上。 夸完之后,朱茂辉又表示,以后县府有这么优秀的常务副县长,他可就轻松多了。 那边的廖家添听后,笑了笑,也表示李梦蝶同志,确实特别优秀,省里为了调这位同志过来,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功夫啊! 如果不是石城百废待兴啊,这么优秀的同志,上面肯定不会放的。 听到这里,朱茂辉就震惊到了,李梦蝶这位同志,竟然是省里亲“调”的? 一般下放和省里调的,那可是有很大差别的。 如果单单只是下放的话,那是上面硬塞过来的,对于空降过来的干部,上面的主官,多多少少有些不满的。 就好比是自己家,一把手就是大家长,有人没有问你的意见,直接占了你家的一块地方,你也不满意啊! 若是人家更加霸道一些,而且过来那个人还有些桀骜不驯,不听话,乱弹琴,胡天胡地乱搞一通,不听你这个大家长的指示,你会更不满意。 但是省里申请调过来的,那可就不一样了。 这就说明,省里面的重要领导,很看重这位干部,觉得他(她)有实力搞好某块区域,就会提出书面申请。 当然,这一类的干部,可以说是“借调”! 或者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省里的重要领导,看重这位背后的力量,然后与之背后达成了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