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第287章 毕自严:何为天下大弊288
为此,他专门上书请到古今通集库里查阅过库档。</p>
“我为吏部尚书以来,拔擢州官,罢黜庸才,受了不知道多少的弹劾。”</p>
“以我之见,天下大弊在于朝堂,在于朝臣缺少毕阁老一般的务实。”</p>
“你呀。”</p>
闻言,毕自严伸出手指了指周应秋,摇了摇头。</p>
“你方才问我,是不是怕怕幽幽人言。”</p>
“有你方才的这些话,我就不怕了。”</p>
“陛下励精图治,毕阁老忠心体国,大明必不至有亡国之祸。”</p>
说着,周应秋将手中的奏本放在毕自严的身前。</p>
“这是吏部对那三人调动的奏章,还望毕阁老票拟。”</p>
“好。”</p>
闻言,毕自严提起毛笔,就在周应秋的奏章上写了个拟准。</p>
周应秋今天这来,就是给他纳投名状的。</p>
看到毕自严写完了票拟,周应秋又忍不住问道。</p>
“首辅可知,陛下为不许朝臣妄议兵事?”</p>
“。。。”</p>
听到周应秋的话,毕自严抬起头看了对方一眼,而后提起笔,在铺桌子的宣纸上写下了一个人名。</p>
“胡惟庸!”</p>
看到这个名字,周应秋就是一惊。</p>
“阁老的意思是?”</p>
“文官对武将喊打喊杀,让陛下很是不安。”</p>
看着眼前低伏着身子的周应秋,毕自严小声的道。</p>
“李进的《昭示奸党录》,你可听过。”</p>
“自是听过。”</p>
“如今,陛下意图再振武事,重启勋贵,若是文官与武勋交集太多,就又是一场祸事。”</p>
眼神隐晦的看着周应秋,毕自严道。</p>
“可他们这是弹劾啊。”</p>
闻言,周应秋还是有些不能理解。</p>
“世事时移,有的事,不能光看以前,你还要看现在。”</p>
“国初之时,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主持国事,生杀废黜之权,俱在其手。”</p>
“胡惟庸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两家是姻亲,胡惟庸与李善长,与淮西的那群武勋走的太近了,这才招致了灭族之祸。”</p>
“大明偃武兴文两百余年,万历之初,以平倭著称的戚继光都自称为张太岳的门下走狗。”</p>
说着,毕自严突然转移了话题。</p>
“我曾读过一本书,说的是武后与唐太宗的事。”</p>
“据传,唐太宗曾得一马,名曰狮子骢,可日行千里,然此马性烈难驯,常人难以驾驭。太宗问何人可驯,武后请太宗赐三物,一曰鞭,二曰锤,三曰刀。”</p>
“太宗不解其意,武后言,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刀刃断其喉。”</p>
说到这里,毕自严表情严肃的看向周应秋。</p>
“欲扬先抑,欲擒故纵。你怎么知道那些人弹劾武官,是想要杀马,还是想要驯马呢?”</p>
“下官受教。”</p>
听到毕自严的话,周应秋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连忙拱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