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啥叫弘治中兴309(2/2)

作者:凉月凉了

天启皇帝第308章 啥叫弘治中兴309

“陛下,诸部主官们到了,可以开廷议了。” 这个就是每月惯例的廷议了。</p>

将诸部主官都拉出来,对一件重大国策议上一议。</p>

“嗯。”</p>

放下手中的奏章,朱由校起身向着后堂而去。</p>

放水。</p>

“臣等恭请圣安。”</p>

待朱由校走进万寿宫大殿之时,诸部主官纷纷起身行礼到。</p>

“朕安,平身吧。”</p>

一边走一边整理腰带,进了大殿后,朱由校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都坐。</p>

他这个人,还是很随和的。</p>

“今日要议的事情,是开中之法。”</p>

见到皇帝落座,毕自严拿着一本奏章站起来道。</p>

“大明立国之时,太祖定开中盐法,令商贾运粮草物资至边关,换取盐引。”</p>

大明的经济体系,你只能说烂,但你不能说没有。</p>

最初,为了解决边方粮草问题,朱元璋搞出了开中盐法——盐引。</p>

商人必须将运粮到边方,或者在边方出钱雇人屯田,将所得粮草在边方入仓,换取盐引。</p>

然后,带着盐引才能在大明南北各盐场换取盐引,售卖食盐。</p>

“然,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上奏改革旧制,商贾只需以银代米,将白银交纳给运司衙门,送入太仓,就能换取盐引。”</p>

“自此,九边逐渐粮草不济,边关不宁。”</p>

“你说的这个朕知道。”</p>

毕自严说到弘治年间的旧事,朱由校突然伸手打断道。</p>

“朕记得,孝宗之时,被人称为弘治中兴。”</p>

“所谓的弘治中兴,指的就是我大明西北打的一片乱麻,总兵官、副总兵阵亡十余人,东北各部女真不断入寇,东南倭患绵延千里,两广匪寇为祸十二载不能堪定。”</p>

“朕一直都弄不明白,弘治中兴兴在哪儿,是兴在大明不断的打败仗,将军队撤回玉门关,还是兴在各地兵祸连连,民不聊生,亦或者说是兴在国家困苦,群臣却无良策。”</p>

“孝宗,孝宗,真可谓是哄堂大笑。”</p>

说着,朱由校奇怪的看向在场的众人道。</p>

“朕听说,孝庙驾崩,武庙登基之时,太仓连给孝庙下葬的银子都拿不出来?”</p>

听到皇帝如此不给孝宗弘治留情面的话,在场的一众官员脸色俱是一黑。</p>

“陛下。”</p>

脸色漆黑的打断皇帝接下来的话,毕自严知道不能让皇帝接着说下去了。</p>

这再让这位说下去,恐怕就有人上书打头,给弘治改庙号了。</p>

如今的大明朝廷,经不起这种政治动荡。</p>

“今日所论,乃是开中盐法,而不是弘治中兴。”</p>

“嗯。”</p>

见到毕自严站出来打断,朱由校对毕自严点了点头,而后道。</p>

“朕只是近日读实录有感而发,诸卿不必在意。”</p>

“毕师接着说。”</p>

“臣遵旨。”</p>

闻言,毕自严松了口气。</p>

皇帝没借机搞幺蛾子就好。</p>

“前番,陛下讲解了什么叫做货币,臣派遣文书至九边走访,也发现了一个问题。”</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