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徐光启:拉外援325(2/2)

作者:凉月凉了

天启皇帝第324章 徐光启:拉外援325

听到徐婉儿的话,他身边的宫女不敢怠慢,连忙提前去做准备。</p>

走在去厨房的路上,一股子恐惧浮在她的心上。</p>

她的请罪,是“徐允祯”教的。</p>

徐允祯察觉身边在徐文爵拜访后,武德营少了人后,第一个写信告知事情的人是他爹徐希臯,而后才是魏国公徐弘基。</p>

是的。</p>

所谓徐允祯的家信,根本就不是徐允祯写的,而是定国公徐希臯写的!</p>

在得知徐文爵盗铸银币,还试图拉上自己儿子后,徐希臯人都傻了。</p>

魏国公府在南京,不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人。</p>

他这个在京城的定国公能不知道吗?那杀起人来从不手软。</p>

那三个脑袋至今还挂在午门上的三个伯爷就是殷鉴。</p>

将魏国公那个好儿子干的好事儿通过徐婉儿给捅出去,是徐希臯自保的办法。</p>

而让皇后说她觉得魏国公不知道这事儿,则是仁至义尽的帮魏国公了。</p>

死一个儿子与阖府琼州,想来魏国公是能分的清的。</p>

而当朱由校美滋滋的吃着媳妇儿做的炖猪蹄时,召邢云路进京的奏章也被发了出去。</p>

第二天,这件事就在官场上溅起了一阵涟漪。</p>

让徐光启这个西学派给大明修历,大明的官场上一直都是颇有微词的。</p>

特娘的,大明是没历法人才了吗?需要用西夷的历法?!</p>

现在,邢云路用计算事实对徐光启在《大统历》上的反驳,可以说是结结实实的一个巴掌就呼在了徐光启与李之藻两人的脸上。</p>

朝廷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虽然很多对历法都不懂,看着邢云路的计算过程是不明觉厉,但这不妨碍他们给邢云路站台。</p>

自从朱元璋北逐鞑靼,复我华夏之后,华夷大防就一直是大明的政治正确。</p>

对于皇帝重用徐光启这个拜师西夷的家伙,大伙儿也是看着不顺眼。</p>

现在有了能撬动徐光启位置的机会,大伙儿也是喜闻乐见的。</p>

“听说,有位叫懂天文学的传教士,叫做汤若望,去岁到了壕镜?”</p>

转头看向自己的管家,徐光启皱着眉头问道。</p>

壕镜,指澳门南部。</p>

澳门北部叫望厦。</p>

“回老爷。”</p>

管家闻言,思索了一下道。</p>

“是去年到的镜濠,他想要进京的请奏被礼部驳回了。”</p>

“这些人啊。”</p>

闻言,徐光启不由的摇头叹了一句。</p>

朝堂上对西夷之人的排斥,他是知道的。</p>

读书人嘛,放不下心中的长衫,死抱着心里的那点儿华夷之辩。</p>

想到了皇帝让进京的邢云路,徐光启心中就是一堵。</p>

他和邢云路之间,是有梁子的。</p>

万历四十四年,徐光启和邢云路在历法上切磋了一下。</p>

然后,学西历没几年的徐光启输了。</p>

“准备纸笔,我写封信去镜濠,看能不能请这人进京协助修历吧。”</p>

看着邢云路奏章的抄本,徐光启就感觉到一阵头疼。</p>

怼不过,真的怼不过。</p>

西历形成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p>

郭守敬郭神仙,那位爷的历法精通程度,冠绝古代。</p>

而能提笔计算能指出郭守敬《大统历》错误的邢云路,其历法上的造诣,根本不是他学习的那点儿西历能比的。</p>

就看西方新来的这个人是不是真的精通历法了。</p>

很快,徐光启就用拉丁文写下了一封送往澳门的信。</p>

自己怼不过,拉外援!</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