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花看堪折直须折 霹雳细雨皆为手段(1/1)

作者:晓愚在小说

人字怎么写第129章 花看堪折直须折 霹雳细雨皆为手段

上回说到,双轨制让匡同新看到了机遇。再加上,享受县团级的老爸,进水楼台先得月,一些发财致富的信息比别人知道的早些。 这得益于,匡同新父亲这类资格才能看到的大参考,以及密级更高的内部参考。信息表明,掌权者有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切工作围绕经济中心转。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过是增加个状语修饰词,实质是要想市场经济方向转。 市场经济意味着什么?钱!是万物主宰!钱能通神! 匡同新出力干活,耍滑偷懒,好吃好喝好吸好朋友,最缺的是钱。虽然,匡同新的老爸说到底就是个农民、军人和煤矿工人的思维,匡同新却是没有这种遗传,天生的就有商人的才能。 双轨制,给他以及那些他们,提供了轻轻易易捞到。 匡同新电话打到家,匡周吉马上大喊起来:那是我的老首长,我是他提升调走前,提拔的最后一位连长。 八十年代初电话没普及,但匡周吉这样的级别家里还是按有电话。只不过,电话要经过总机结转,比较周折。 莫建春的名字,是他的红旗车远去,惊奇的匡同新打听到的。那时,人们交往很简单,一棵香烟递过去,就搭好沟通的桥梁,打听点事很容易。 第二天,按父亲的嘱咐,背着一小袋红薯干去拜望莫书记。父亲一再交代,莫书记原则性强,除了苏北特产,其他东西越贵重他越不收。 莫书记再次复职后,门庭若市,有问候,也有事情相托的。已经闲居很久的他,有些不太适应。妻子华芯蕊很理解他的心情,开启了挡驾的模式,没有大事很难再进家门。 不过有个例外,凡是苏鲁交界处来的人,基本上再忙莫建春还是要见面寒暄的。莫建春在那里从事过地下党情报站,打过游击,解放战争血与火的四年,他基本是都是率领部下在那方土地浴血奋战。吃着当地产量不高的高粱玉米红薯,靠着战友们的前赴后继,才实现了毕生的理想,红旗插遍祖国大地。 他欠那块山陵起伏的荒脊大地,太多的情意,心里始终放不下去。 这几天拨乱反正的工作特别繁忙,身体很是疲惫,进家草草吃过晚饭,他就静躺下休息。 这时匡同新来了。 当听说是苏北来的,还是老部下的孩子。莫书记马上坐起身,安排客人进来。 一心想做到上面有人匡同新,跨进这个小院,真是一子落地,全盘皆活!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