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迫登基第146章 有何目的147
燕王朱棣冷冽地瞥了朱瞻墉一眼,呵斥道:“小小年纪,竟敢愈发无视朕的存在,擅自离京,胆大包天。仅带数百人便回京,还将京都弄得乌烟瘴气,令大明损耗无数兵马。你说,这笔账,朕该如何与你清算?”</p>
朱瞻墉看着神色阴沉的老者,暗自腹诽:“老爷子莫非动了肝火,上来就兴师问罪,怒气不小啊。”</p>
朱瞻墉赔笑道:“孙儿不是心急如焚嘛。老爷子您也知道,我娘命悬一线,妻子身陷囹圄,父亲也被囚禁在太子府,若我不尽快回来,母亲的命恐怕就保不住了。”</p>
朱棣轻哼一声,思量片刻道:“太子妃现在可安好?”</p>
朱瞻墉得意一笑:“爷爷您瞧瞧,孙子出马,自然药到病除。”</p>
朱棣不置可否:“少在我面前炫耀,事出虽有因,但你这般不顾一切,置朕于何地,置大明律法于何地,置大明江山社稷于何地?”</p>
朱瞻墉心下一愣,怎么话题转到了江山社稷上。“若您早告诉我,难道我会阻拦你回京救母?在我心中,老头子我就是这么不通人情的人吗?你若告知我详情,我下一道圣旨,加上你的龙骑军,还有东厂密探,事情怎会演变成如今的局面?”</p>
“你让京都损失整整十万城防营,还让朕不得不整编禁军。本是小事一桩,却被你搞得如此复杂,白白损失那么多士兵,你可知错?”</p>
朱瞻墉闻言,顿时不知如何辩解。</p>
此事确是他鲁莽了。得知张氏生命垂危,他满脑子只想尽快回京救治,根本没多加思索。</p>
若当时头脑清醒,先与老爷子商量,有了圣旨,回京之路绝不会多事。</p>
若将龙骑军带回京城,有四万龙骑军在,当时也不会陷入被动。</p>
再配合内外呼应,朱瞻基不可能策反并带走十万城防营的人。天津卫的损失也不会如此惨重。</p>
朱瞻墉想到这里,心中愧疚,低头苦笑:“是孙儿考虑不周,请老爷子责罚!”</p>
朱棣瞥了朱瞻墉一眼,冷哼道:“朕问你这些,只是要你日后记住一点,无论何时,你都要保持清醒。莽撞行事,只会让你自食其果。朕希望你能谨记这次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做事需三思而后行。”</p>
朱瞻墉低头应道:“是,孙儿铭记。”</p>
朱棣微微点头,随后叹气:“你不是想知道原因吗?我也不瞒你,你三叔逃走了。”</p>
朱瞻墉猛然抬头,望向老爷子,满眼疑惑:“啊,三叔逃走了?他是怎么逃出这数十万大军的军营的?”</p>
“哼,他并非从军营逃脱,是在朕派兵押送回京途中被人救走的。”朱棣目光寒光闪烁,冷声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