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庶子称雄第348章 鸳鸯行令347
第348章 鸳鸯行令</p>
次日,贾琮果然临近晌午时分便回来,听说贾母带了众人在逛园子,径往园子里来。</p>
刚到蘅芜苑,便听贾母在里面说道:“若很爱素净,少几样倒使得。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这闲心了。</p>
她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她们还不俗。</p>
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我的梯己两件,收到如今,没给宝玉看见过,若经了他的眼,也没了……”</p>
“老太太,有好东西怎么不想着我?也太偏心了些。”贾琮笑着进来。</p>
众人忙打招呼。</p>
贾母笑骂:“你这猴子,倒会听墙根儿,这早晚来干什么?又想诓我的宝贝。”</p>
贾琮微微一笑,朝旁边老妪招呼道:“刘姥姥,您老身子骨还硬朗?”</p>
“劳伯爷惦记。”刘姥姥受宠若惊,忙想跪下磕头。</p>
贾琮忙扶着她,笑道:“您老叫我琮哥儿便可,叫伯爷生分了。”</p>
“诶,托哥儿的福,还能下地干活。”刘姥姥笑得合不拢嘴,点头哈腰道。</p>
贾琮点点头,对贾母道:“老太太既会收拾屋子,怎么不说给我收拾收拾,可见我是不招人疼的。”</p>
贾母笑道:“你这么大个伯爷,还用我替伱收拾,说出去让人笑话。</p>
我也是今儿才见宝丫头这里着实太素,才想着帮她收拾收拾,可没你的份。”</p>
众人都笑。</p>
贾琮看了宝钗一眼,笑道:“老太太,既然宝姐姐喜欢这摆设,就随她罢。我瞧着倒也干净清爽。”</p>
贾母摇头道:“使不得。虽然她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p>
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p>
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p>
贾琮笑道:“老太太也说得有理,您老就看着摆罢。”</p>
贾母这才高兴地叫过鸳鸯来吩咐,安插石头盆景儿、纱桌屏、墨烟冻石鼎、水墨字画白绫帐子等陈设。</p>
贾琮走到宝钗身边,笑道:“宝姐姐这里也确实太素了些,若穿上白衣,倒有些像小龙女的品格了。”</p>
宝钗脸一红,低声嗔道:“又浑说,仔细着。”顿了顿,又道:“你不喜欢这布置么?”</p>
贾琮笑道:“以往我也喜欢简朴之风,如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倒觉得,还是朱楼画栋、富丽奢华舒服。”</p>
宝钗抿嘴笑道:“我这里和潇湘馆都不奢华,可让你失望了。”</p>
黛玉在旁边插口道:“琮哥哥,你就是个大俗人。”</p>
贾琮笑道:“还好,有你们两个雅士,我也沾些清风雅致。”</p>
宝黛笑而不语。</p>
一时,贾母安排完了,众人都往缀锦阁来。</p>
这里凤姐儿已带着人摆设整齐,上面左右两张榻,榻上都铺着锦裀蓉簟。</p>
每一榻前有两张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一。</p>
一个上面放着炉瓶、攒盒;一个上面空设着,预备放人所喜之食。</p>
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p>
贾母和薛姨妈坐上首。</p>
东边是刘姥姥,刘姥姥之下便是王夫人,再下来是贾琮、李纨、凤姐儿。</p>
西边是史湘云,第二是宝钗,第三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宝玉、贾环在末。</p>
宝玉上回挨了一顿狠的,养了大半个月,也差不多好了。</p>
只是被贾政勒令出园子居住,十分不爽。</p>
忽见一个婀娜多姿的倩影领着十几个丫头婆子提篮捧盒过来。</p>
凤姐儿笑着招手,道:“快来。老太太,蓉哥儿媳妇听说刘姥姥来了,也要来会会。”</p>
贾母笑道:“好好,人多热闹。”</p>
秦可卿过来给众人见了礼,水汪汪的眸子在贾琮身上扫过,差点没把他的魂扫飞了。</p>
“我带了些新鲜的果品糕点来,请老太太、太太们并各位叔叔婶婶和刘姥姥尝尝。”</p>
贾母笑道:“难为你有心。早叫你多过来顽顽,快入席,就挨着凤丫头坐罢。”</p>
秦可卿微微福礼,坐到凤姐儿下首。</p>
贾母先笑道:“咱们先吃两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p>
薛姨妈等笑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如何会呢,安心要我们醉了。我们都多吃两杯就是了。”</p>
贾母笑道:“姨太太今儿也过谦起来,想是厌我老了。”</p>
薛姨妈笑道:“不是谦,只怕行不上来倒是笑话了。”</p>
王夫人忙笑道:“便说不上来,只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觉去,还有谁笑话咱们不成?”</p>
薛姨妈点头笑道:“依令。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p>
贾母笑道:“这个自然。”说着便吃了一杯。</p>
贾琮见众人桌上都是些清淡小菜、果子糕点,只有自己面前是满满一大碗熟牛肉,一碟盐水花生,几碟下酒菜,暗赞凤姐儿细心,知道自己的喜好,刚夹起两片牛肉大嚼,忽听贾母要行什么酒令。</p>
顿时眉头微皱,就喝酒聊天不行么?行什么酒令,麻烦!</p>
宝钗、黛玉见他神色,便知其意,都抿嘴微笑。</p>
凤姐儿忙走至当地,笑道:“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更好。”</p>
众人都知贾母所行之令必得鸳鸯提着,故听了这话,都说“很是”。</p>
鸳鸯也半推半就,谢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盅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p>
刘姥姥哪见过这等阵仗,便想逃席,被小丫头们拉住,只管求饶。</p>
鸳鸯道:“再多言的罚一壶。”</p>
刘姥姥方住了声。</p>
鸳鸯道:“如今我说骨牌副儿,从老太太起,顺领说下去,至刘姥姥止。</p>
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p>
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押韵。错了的罚一杯。”</p>
贾琮听得头大,这不是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么,自己当年看小说,不过看个热闹,哪里懂这顽意儿?</p>
别说牙牌令,就连牙牌他都不认识。</p>
忙道:“且慢,你这顽意儿我可不会,轮到我时,我多喝一杯便是。”贾环忙附和。</p>
鸳鸯柳眉一竖,道:“三爷既是大将军,应知酒场如战场,畏难不前、临阵脱逃,该当何罪?”</p>
“该罚一海!”众人都笑道。</p>
凤姐儿唯恐天下不乱,忙命丫头倒上酒来。</p>
我去!贾琮看那缸子酒,怕不有两三斤,虽是桃花醉,若多来两轮,自己酒量再大,也顶不住。</p>
忙道:“鸳鸯姐姐,我伏了,还不行么?”</p>
贾环更是噤若寒蝉。</p>
众人大笑。</p>
贾琮道:“不过这顽意儿我确实不懂,宝姐姐你来我身边坐,给我讲解一番如何?”</p>
鸳鸯道:“这倒可以。”</p>
贾母道:“宝丫头就坐过去罢。”</p>
宝钗只得坐到他身边。</p>
黛玉忍不住白了贾琮一眼,混账,偏心!</p>
只听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p>
贾母道:“头上有青天。”</p>
众人道:“好。”</p>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p>
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