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办事就走人(1/1)

作者:士申

权力巅峰:从1995年重生开始第164章 不办事就走人

朱炳坤的语气,非常的自信,令罗思儒很意外。 据他得到的消息,县委书记胡志辉对朱炳坤的工作,可不怎么支持。 据说,胡志辉就曾经公开说过,三塘镇那个方向他都不愿意去。 连三塘镇周围的几个乡镇,都受到了三塘镇的牵连,遑论三塘镇了。 可现在朱炳坤却告诉他,胡书记那边没多大问题,难道朱炳坤真不知道胡书记对三塘镇的态度吗? 看到罗思儒很惊讶,朱炳坤很是自信地说道:“胡书记对三塘镇的工作非常支持,我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胡志辉不愿意去三塘镇这个方向,是因为他在三塘镇。但三塘镇的工作,胡志辉必须支持,还得大力支持。 罗思儒笑道:“有胡书记的支持,我这边就更没问题了。” 朱炳坤给罗思儒递了根烟,说道:“感谢思哥对三塘镇的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话不对,我对三塘镇的工作,说不上支持。我是对你完全信任,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三塘镇的项目,你能记得我,还得谢谢你呢。” 罗思儒的想法,果然与别人不一样。 从朱炳坤推荐他去开发区,他就认为,朱炳坤才是自己的贵人。 现在朱炳坤的项目需要他支持,他把这个支持,看成自己的机会。 事实上,罗思儒的想法可能有点偏激,但做法是对的。 朱炳坤问:“既然是兄弟,那就别感谢来感谢去了。时间也差不多,要不到外面迎迎魏部长?” “行。” 罗思儒级别虽与魏致远一样,但他进县委班子,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两人刚出包厢,就看到魏致远正大步走来:“魏部长好,我们正要来接你。” 魏致远微笑着说:“这么客气干什么,走吧。” 罗思儒告诉他,中午的饭局,三塘镇的朱炳坤也参加时,他没有犹豫,马上就同意了。 朱炳坤去三塘镇的原因,他能猜到一些,胡志辉并不怎么喜欢朱炳坤,但好像又奈何不了朱炳坤。 县里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朱炳坤的档案,魏致远身为组织部长,自然对朱炳坤的档案也是了如指掌。 朱炳坤肯定没什么背景,他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如果说他建立了什么人脉和圈子,也就是在楚都上大学的那四年。 可一个大学生,能接触到什么圈子呢? 然而,朱炳坤工作之后的表现,令魏致远很是意外。 朱炳坤是中文系毕业,可他在经济方面的建树,却比那些学经济的要强得多。 现在的是淘沙电器,已经在全国都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就算是他家,也买了不少淘沙插座,过年的时候,还添了台淘沙vcd。 这次朱炳坤来县城,他也想私下接触一下。 组织部长天天研究人,他想看看朱炳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魏致远坐下后,见朱炳坤给自己倒酒,随口问道:“炳坤同志这次来县里是办事还是开会?” 朱炳坤现在是三塘镇的代理镇长,虽说还是副科级,但他在包厢内的姿态放得极低,完全是一副服务员的做派。 “有几件事想向县里申报。” 罗思儒介绍道:“炳坤在三塘镇准备搞大动作了,他准备开发区三塘镇的优质山泉水。还准备与淘沙电器公司合作,不仅要做电器公司的配件供应商,还要与电器公司合作,开发新的产品。” 魏致远点了点头:“年轻干部的思维就是活跃,也能敏锐发现经济中的热点。” 朱炳坤谦逊地说:“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我的工作不可能取得任何成绩。” 魏致远笑了笑:“谦虚使人进步,但过分的谦虚就不可取了。” 朱炳坤的成绩有目共睹,现在市里的领导,只要提及淘沙县的经济发展,就必然会提及朱炳坤。 朱炳坤说道:“我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全面,还需要向老同志多学习。” 罗思儒问:“炳坤,下午没什么事了吧?” 朱炳坤马上说道:“这次来县里,还要向交通局申报修建一条公路。” 他在说到交通局的时候,看了魏致远一眼。 果然,魏致远的眉毛跳了一下。 上午他与蔡锦程通完话后,给胡志辉打了个电话。他也没说申报公路的事,只是“建议”胡志辉,能不能调整一下杨刚的工作。 当时朱炳坤的语气不是很好,所以他所说的“调整”工作,胡志辉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 从魏致远的反应来看,胡志辉应该与他沟通过了。 魏致远突然问:“思儒同志,你们开发区不是想要一个副主任么?你觉得交通局的杨刚同志怎么样?” 罗思儒诧异地问道:“杨刚同志愿意来开发区?” 开发区的副主任是正科,杨刚的交通局长也是正科,但一个是副职,一个是正职,论证都知道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杨刚去开发区,如果以后能当主任,那当然是好事。但若是在开发区一直待下去呢? 交通局长如果是去财政局、人事局、教育局当局长,算是正常调动。只去一个副处级单位任副职,并不是什么好事,杨刚未必会愿意呢。 魏致远轻声说道:“组织上还没有征求他的意见,组织部也正在研究他的新工作单位。” 人事即政事,一个交通局长的位子,会牵动整个淘沙县所有正科和副科的心。 从魏致远接到胡志辉的电话后,他就让组织部研究考察全县的干部,当时消息就以光速传了出去。 现在淘沙县的很多包厢内,都在讨论着这件事。 包括杨刚这个当事人,也很是意外。 他之前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怎么县里突然就要调整自己的工作呢? 他扪心自问,最近在工作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啊。 如果真要调整自己的工作,会不会提拔自己呢? 可纵观全县,并没有他适合的位子啊。 官场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没有那个“坑”,他这个“萝卜”要栽到哪里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