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第234章 压上江山社稷的一战
“郭子仪撤军,回到唐肃宗李亨身边。 本已奄奄一息的史思明得以喘上一口大气, 他重新集结力量, 再度攻占了河北全境, 唐军的平叛形势,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那些逃奔至灵武的人原本已经心灰意冷, 对于复兴盛唐的前景,更是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 直到郭子仪带着盔明甲亮、士气高昂的百战雄师, 回归建朔方大营后, 他们的心情才得到了极大的提振。 肃宗朝廷上下因郭子仪的归来而重拾信心,斗志也重新被点燃。” “李亨因此也振作起来, 他这个新皇帝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子了, 于是便眉开眼笑地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朔方节度使, 并寄望他能引领唐朝走向复兴。 但信任是需要培养的。 虽然郭子仪带着五万大军前来效忠, 并且还递上了分量不轻的投名状。 但安禄山叛乱给李亨留下的阴影, 让他对掌握重兵的边将,始终保持着警惕。 因此, 当李亨的老爹李隆基(没错,他又来当搅屎棍了!)从成都派来的宰相房琯主动请缨, 提出要领军收复两京时, 李亨两眼放光,欣然接受了这一提议。” “虽然,李亨他也象征性地嘱咐房琯,要他与经验丰富的郭子仪、李光弼等老将多商量, 但实际上,他显然更希望房琯自己行动,并打个漂流的胜仗。 然而,事与愿违。 房琯麾下的指挥团, 几乎全都是白面书生, 根本没有临阵作战的指挥经验。 两军在咸阳陈陶泽刚一对眼儿,叛兵就被房琯的队伍给雷了个外焦里嫩。 无它, 因为已消失一千多年的‘春秋车阵’竟然再临战场! 那由马步军护卫着的两千乘牛车, 浩浩荡荡的向叛军攻来!” “叛军指挥官安守忠看到这一幕, 不禁笑出声来,还骂了一句‘憨批’。 随后,他便下令展开火攻, 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在这场战斗中,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房宰相的好朋友, 也就是被困在长安城中的着名诗人杜甫, 用他最拿手的诗词,如实记录下了这场惨败: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房琯这群书生自以为‘复古’就能战无不胜, 殊不知, 时代在进步, 被淘汰的东西,都是有被淘汰的理由。 唐肃宗好不容易积攒的嫡系家底, 就此被‘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的房琯,给败了个精光。 艰难捡回一条老命的房宰相, 光着膀子到御前负荆请罪。 心头滴血的李亨原本撕了他的心都有, 但看到老人家可怜兮兮的模样, 在经过一番思虑后, 最终还是故作大方地赦免了其全部罪责。” “由于陈陶之战的大败, 朔方军在李唐政府军中的比重再次上升, 成为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 深谙制衡之术的李亨不得不多留一手。 但叛军可不管这里面有啥弯弯绕, 他们只看见官军菜的抠脚, 于是立功心切的叛将阿史那从礼, 纠集同罗和仆骨的五千骑兵, 裹挟了河曲九府及六胡部落的数万大军, 直逼肃宗新朝廷所处的灵武行在, 气焰无比嚣张。”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 手中已无其他可用之兵的李亨, 只能依赖朔方军来保卫灵武了。 于是,他立刻命令郭子仪与回纥联合出兵进行阻击。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郭子仪率领唐回联军, 在榆林河北岸与叛军展开了一场大战。 结果唐军大胜, 斩首三万,俘虏一万, 从而彻底稳定了唐军的后方!” “但即便如此,李亨依旧感觉不怎么安全。 躲在成都的太上皇李隆基, 暗戳戳的批评李亨不懂用人:房琯非破贼之才。 与此同时, 李亨那手握重兵的好弟弟李璘, 公然违抗命令, 占据江陵富庶之地, 似乎有意效仿东晋,图谋不轨。” “老爹的指责, 老弟的叛逆, 让继位程序本就不那么理直气壮的李亨,很是焦虑。 但除了尽快光复被老爹搞丢的京都外, 李亨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来彰显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因此,当肃宗最为信赖的白衣卿相李泌(这是个牛人), 提出把叛军困在东西两京, 同时直接铲平范阳巢穴的剿匪方案后, 李亨思来想去, 最终还是否决了。 他需要的是迅速取得胜利、尽快收复都城, 特别是现在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弑杀, 这使得他更加急切, 一刻也不愿再多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 郭子仪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 率领他那支虽然人数不多, 但斗志昂扬、战力不俗的朔方军,与叛军展开拉锯战。 郭子仪首先发起间谍战, 与蒲津的起义军相互配合, 成功夺取了河东。 之后,唐军乘胜追击,进攻永丰仓, 虽杀敌万人,成功打通了潼关到陕州的重要通道, 但这场战斗中, 郭子仪的次子郭旰不幸阵亡, 白发人在战场上送走了黑发人。” “叛军大将安守忠抓住这个机会,率领两万骑兵反攻河东。 但郭子仪并未被悲痛击垮, 他率领军队英勇反击,杀敌八千、俘虏五千, 勉强算是报了杀子之仇。” “但安守忠也并非等闲之辈。 十几天后他在潏水西岸摆出长蛇阵, 把唐军打得丢盔弃甲。 在经历了一场挫败后,郭子仪带领残余部队退守武功。 他自己则前往唐肃宗处,进行自我检讨,并自愿请求降职为左仆射。 初战遇挫的李亨心里很受伤, 但这也使他对叛军战斗力, 有了更直观且深入的认知。” “但李亨坚决不能认输, 也没有时间和耐心, 去重新考虑李泌提出的迂回计策。 为了向世人证明他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 李亨决定下血本,与安庆绪进行一场豪赌!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要搞,就搞一场大的!!! 这一次,李亨是真的拼了,拼了老命了! 他不仅集结了陇右、河西、安西等地的勤王军队, 还向回纥借调了四千雇佣军, 并承诺给予他们丰厚的酬金: 一、广平王李豫与回纥太子叶护结为兄弟,以巩固双方的关系; 二、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在出征前的誓师宴会上, 把江山社稷打包压上牌桌的李亨, 来到郭子仪面前, 举起酒杯, 一字一顿地郑重说道:‘事之济否,在此行也!’” “咱不得不说…… 终究, 还是让这个老六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