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第208章 运气和实力兼顾
六分钟很快过去。 曹子建这一组开始查看起第二件藏品。 这件展品是唯一一件没有被摆放到展柜里的物件。 因为这是一件平头案。 光长度就达到了两米,宽度约莫50公分左右,高80多公分。 该平头案通体紫黑,四腿为圆材,两侧腿间设横枨,既增加了案子的强度,又使侧视的感觉不过于空旷。 案面下有素面牙条,牙头与牙条为一木连做,夹头榫结构。 全案通体素雅可人,造型紧凑,空灵俊秀。 只一眼,曹子建就认出这是一件明代平头案之经典。 不过相比起曹子建,范阳已经在心中叫了起来。 “我靠,还尼玛不是瓷器,这轮算是彻底没戏了。” “明,清,民,现代。” “明,清,民,现代” “点兵点将,大兵大将,小兵小将,点到那个我就选哪个” 范阳决定,将决定权交给天意。 第三件。 一件带狮头耳的铜炉。 整体造型十分规整,底下还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宣德炉。 至于是不是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亲自参与设计监造,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那一批,就有待商榷了。 毕竟,如今宣德炉已经成为一个统称了。 这个统称在收藏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宣德炉特指由朱瞻基授意创制出品的皇家铜炉,即“真宣”。 而广义上,宣德炉泛指明宣德宫廷创制后,按一定标准生产制造的仿宣德铜炉工艺品门类,即“仿宣”。 宣炉之真者,其款式之大雅,铜质之精粹,如良金之百炼。 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 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 只是宣德炉自创铸以来500多年间,其仿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和样式。 尤其是清末民初那会,滥制滥仿的弊端使宣德炉的声誉一落千丈。 以致如今的古董市场中所见的所谓“宣德炉”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万无一真的地步。 像这种狮头耳的炉子,当年朱瞻基确实制造过。 专门用来赐给兵部尚书,大将军等有功的高阶层官员。 取狮子为百兽之王,用它的威风来统领三军的意思。 经过一番查看,曹子建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件,从整体造型来看,器型相较于明代真正的狮耳宣德炉略高。 狮头铸造看起来有些软弱无力。 圈足也有点厚薄不匀。 不过看其包浆,虽然不是明代宣德炉,但也是清代中晚期的宣德炉。 虽说这第三件不是瓷器,但对铜炉没有研究的范阳,双眸却是大亮。 因为早些年的时候,他爸就曾入手过一件这样的铜炉。 当时卖家称这是明宣德炉,花了他爸一百二十万,然而,最后找人看了一下,发现是清代中晚期的仿宣。 当年因为这事,他爸跟他妈还吵过架,所以范阳记得特别清楚。 第四件,终于是范阳心心念念的瓷器了。 这是一件蓝釉描金缠枝福寿纹赏瓶。 撇口,长束颈,溜肩,鼓腹饱满,圈足。 全器施蓝釉,釉质温润,曝光熠熠,蓝如宝石,庄重静穆。 其上描金装饰,主体纹饰为缠枝福寿纹,绘缠枝宝相花、蝙蝠和寿字,画面虽繁密而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 笔意精美,彩料妍亮华丽,色彩搭配精妙。 款识还是乾隆御制四字楷书款。 不过,这难不倒范阳。 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件清末民初的仿作。 第五件,是一件龙形佩玉器。 色泽质地属于\"和田籽料\",表皮壳老旧,砣工痕也是老的特征。 综合形制工艺特点,属于清代时期的。 五件看完,曹子建心中皆是明了。 第一件书画:赝品。 第二件家具:明紫檀平头案。 第三件铜炉:清代中晚期狮头耳宣德炉。 第四件瓷器:清末民初仿品。 第五件玉器:清代和田玉龙形佩。 与此同时,半个小时的时间到了。 田蕊这就示意五十人回到自己的位置。 回到座位的五十人开始将自己心中的结果输入到平板电脑的软件上。 那么接下来,就是统计时间。 趁着这个空隙,曹子建朝边上的范阳开口纹道:“范阳,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晋级第四轮?” “有个毛线把握。”范阳轻叹一口气道:“除了那件瓷器和铜炉我能明确断代以外,其他三件,看都看不懂。” “哎,果然,靠运气还是无法让我进入第四轮。” “不过能参与第三轮的比试,对我来说也够了。” 这一次,边上的董老并没有搭腔。 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他怕自己一开口,范阳要拿第二轮全部答对说事。 为了不自取其辱,他还是乖乖闭嘴的好。 不多时,统计结果出炉。 “各位来宾,久等了。” “经过后台统计,本轮晋级的鉴赏者一共有六位。” 此话一出,台下众人顿时议论了起来。 “不是吧?才六位?” “有六位就不错了,像那宣德炉,我完全不懂,所以压根不知道如何断代。” “没错,比如我,虽然知道宣德炉,但是对于书画一窍不通,完全看不出那是真品还是赝品,即便看出真品,也不知道是谁画的,最后直接放弃了。” “主持人,将这六人的座位号报一下吧。” 。。。。。 “好。”田蕊应了一声:“晋级第四轮的这六位分别坐在一排二号,一排九号,一排十一号,二排八号,七排二十四号以及七排二十五号。” 对于前面两排,众人还能接受。 可这七排居然也出了两位。 这让他们有些不淡定了。 而且他们依稀记得,刚刚第二轮全部答对的人中,七排也是这两个位置。 一时间,前排的一些人纷纷扭头朝七排看来。 此时,曹子建一脸淡然的坐在位置上。 至于范阳,已经呆若木鸡了。 因为这结果连他自己也没想到。 就连边上的董老,此时看范阳的眼神都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卧槽,这小子的眼力比他爹还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