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第152章 马公堡
好在每艘船上都有经年的水手同士兵,晕船的倒也不缺人照顾。</p>
事实上这般情形也在预料之中,在出航之前也反复的说过。</p>
虽混乱但没有恐慌。</p>
这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真正的海员训练比这要残忍百倍,威廉的方法是把新丁困在桅杆上,席尔瓦的方法是把人吊起来,用折磨同嘲笑让新丁尽快适应海上生活。</p>
从善如流,北塘训练两种方法兼而有之,一个能在海上战斗的合格水兵,真的不是很容易培养的,战斗的关键还是人,并不是说我有了坚船利炮随随便便就能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p>
很抱歉,大明在这方面的功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几个段位。</p>
真正形成有序而科学的训练体系,大明帝国海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p>
舰队绕过山东半岛,在崂山海域不得不靠岸停泊下来。</p>
有人撑不住了,各船加起来竟然有上百人,男女都有。</p>
没有合适的深水港,只能用小舟将病患运到岸上,扎临时帐篷,熬药炖粥,好生将养着。</p>
缓过来的,或者根本没有晕船反应的,也都想着去陆地放松一下。</p>
却被我拦住了。</p>
几千人折腾来折腾去的,太容易出乱子,小舟也没有那般多,完全不可行。</p>
船队临时调整,留下两艘战舰在崂山等着,主力舰队继续南下。</p>
事实上,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已经过了晕船期,开始逐渐恢复过来。</p>
我已经完全适应,吃睡如常。</p>
小卓也基本无事,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喝粥都是我来喂的,我极度怀疑她是故意的,前十五年她在伺候我,偶尔反转一下岂不是要抓住机会?</p>
曹化淳则让我刮目相看,这货竟然一点晕船反应也没有,吃睡如常,闲来还同船上的水手摇骰子赌几把。</p>
毕懋康同孙元化的状态也比较好。不过他们都分散在其他船只上,主要职责就是维稳,大多人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