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第321章 万历三十八年伊始
但还有很多事要做,没钱怎么办?</p>
就只能从瀛州银行贷款,年息4。</p>
各县都特酿想贷款,朱常瀛猛然惊醒,想起后世的地方债务,又急忙把银行贷款制度详细过了一遍,政府贷款自然要以税收做抵押,但这还不够,又对长史府以及地方贷款做出了若干详细规定。</p>
譬如地方贷款,必须立县四年以上,人口到达3万方才有资格贷款;长史府贷款,本息合计不得超过去年结余</p>
如此下来,至正月底,瀛州银行放贷160万两,算上去年贷款,已贷出240万两,而其中有一半还是王府内库作保,实在是那条路不修不行!</p>
今年的额外公共支出也就这样了。</p>
至于俸禄、公事等等日常开销则通过银行每月抵扣,税收入账,费用出帐,各县各部门在银行都有独立户头,会计司月月同银行对账。</p>
银行,真是个好东西,当一切公费支出都在银行过账时,其把控能力几乎是以几何倍数增加。</p>
二月头,朱常瀛收到北塘消息。</p>
皇帝老子要全面征收三项特殊税,要求朱常瀛拟奏本,还有即将发付3万囚徒入瀛州。</p>
两件事,一好一坏。</p>
前者地方上无法推行,人情社会,官员士绅就是一张庞杂的关系网,而太监又只能找流氓,强推下去,只能是一地鸡毛。</p>
后者么,倒是好事,修路修水库正缺人手呢。</p>
3万人的施工队,对于瀛州以外包为主的施工方法来说,也是一个极大考验,参照战俘、奴隶标准太过残忍,参照招工标准又太过仁慈,朱常瀛把这个难题甩给了议事会,要尽快同各位包工头商议拿出一个方案来。</p>
而至于征税,朱常瀛则直接给皇帝老子写了奏本,建议缓行,等待福建完成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