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146章146
甚至还赏了这么大的一锭银子, 蒙自芳感激涕零之下就跪在地上给蒙放磕起头来!</p>
以前蒙家诚从来就没有把他们这些家奴真正当人看待过,</p>
现在来的新主人别看只是年纪小小的一个少年郎,</p>
说话做事却是让人感觉那么暖心!</p>
蒙放把蒙自芳从地上扶起来时才发现他脸上已经老泪纵横了…</p>
蒙放叹了口气,拍了拍蒙自芳的肩膀,</p>
“去洗把脸,把蒙家下人这几个月的薪奉算一下晚上给我!”</p>
蒙自芳鞠躬施礼就朝后面走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p>
到了傍晚陈达远带着曹工们测量完土地也回来了,</p>
今天是最忙最累的一天,</p>
晚上吃过饭后,陈达远和曹工们累了一天都早早歇息去了,</p>
明天他们还要集中精力丈量北山北麓和运河堤岸洼地的那一大片属于蒙放的土地。</p>
功曹曹工们去睡了,</p>
但是蒙家老宅的大堂上依然灯火通明,</p>
蒙家的下人们搬了凳子整整齐齐的排排坐在大堂台阶下面的院子里,</p>
一个个脸上兴奋莫名毫无睡意,</p>
因为新主人说了,</p>
今天晚上就把以前蒙家诚欠了三个月的薪奉给他们补上,</p>
蒙放有一种错觉,</p>
好像自己这个大宋的地主老财在给欠薪的农民工补发工资…</p>
下人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p>
管家蒙枝桂月奉一两二钱银子,这是所有下人们中最高的。</p>
一两银子什么概念?</p>
一两银子就是一贯钱,相当于大宋朝普通户一月的开销,</p>
如果是穷人,那就是他们一年的开销,</p>
账房蒙自芳月奉是一两银子。</p>
管家下面就是管事,</p>
两个管事每人月奉八钱银子,</p>
四个帮办每人月奉六钱银子,</p>
六个呼应每人月奉四钱银子,</p>
其余丫鬟奴婢打杂三两钱银子不等…</p>
三十六个下人加起来三个月未发的薪奉还不到六十两银子,</p>
相较于杂货铺那边的亏空,</p>
这六十两对蒙放来说都是小钱,</p>
蒙自芳把做好的账册明细拿给蒙放过目,</p>
蒙放核对无误后签了字,然后掏了六十两银子交给了蒙自芳,</p>
蒙自芳屁颠屁颠的拿着账目和银子来到大堂外面开始发银子,</p>
把银两敲碎,过秤,分包,外面写上下人的名字,</p>
蒙自芳站在大堂的台阶上面,</p>
每叫到一个名字就上去一个人,</p>
把一包一包封好的银包交到下人手里,</p>
拿到银子的下人感觉就像过年一样高兴,</p>
新来的主人果然是与以前的蒙家诚不一样!</p>
至少他懂得下人的心思,会替他们着想,</p>
这些下人心里面对蒙放的感觉就亲近了许多。</p>
蒙自芳在前面发银子的时候,蒙放正在看另一本账本,</p>
这是一本蒙家每月的开支用度表,</p>
现在蒙家诚留下的钱财,重要的账册资料都被蒙放收进了随身空间里,</p>
所以蒙放就叫蒙自芳另外再做一本账册,</p>
这本账册上只是列出了蒙家三十六个下人每月的吃喝拉撒所需开支,</p>
以及家里牛羊牲口饲料的支出,</p>
这些钱倒是不多,统共加起来每月不过二十五两银子。</p>
虽然系统显示换来的土地有两千四百亩,</p>
但是实际记入户曹的面积要以明天陈达远他们丈量过后得到的面积为准,</p>
土地丈量出来后,</p>
开支还会大幅度增加,</p>
这是绝对肯定的!</p>
想到这里蒙放眉头都皱了起来。</p>
蒙自芳在前面发完下人的月奉后走回来向蒙放交差,</p>
“官人,下人的月奉都发放完了,大家都很高兴,要老奴来向官人道谢!”</p>
蒙放合上账本还给了蒙自芳,</p>
“他们高兴我也高兴,有付出就应该有收获,做好了有奖赏,做不好就应该接受惩罚,他们的道谢我心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