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57(1/2)

作者:蒙放苏贞贞窦娥娘莘瑶琴

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157章157

蒙放回到城里的时候时间尚早,于是他就走了七间杂货铺逐一巡查暗访,发现铺子在重新开张营业后正逐渐步入正轨,</p>

现在的店铺里,掌柜账房领班伙计大家各司其职按部就班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蒙放心里面这才放心了许多。</p>

之前在蒙家诚时期,由于被姚布德和林清水做了手脚,杂货铺上到分铺掌柜下到伙计都被欠了两个月的薪水,铺子里本来已经人心思动了,</p>

蒙放接手后立即发放了员工的欠薪,这才将人心重新稳定了下来,</p>

人心稳了局面自然也就稳了。</p>

蒙放其实是很想把杂货铺这个吊车尾甩掉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来个清仓大甩卖,然后遣散伙计店铺退租,</p>

但是在看过房屋租赁的契约后蒙放又打消了这个念头。</p>

蒙家诚与各家房东签下的租赁契约是一年起租的,也就是说租期到现在也才过去了两个月,还有十个月租期才到期,</p>

在大宋朝像这种签了长约租期的铺子要退租,剩下的十个月租金是拿不回来的,</p>

何况租赁契约上也是清楚明白的写上了这个条款的,</p>

明摆着蒙放现在要是退租的话又要亏上一笔钱!</p>

蒙放为此还算过一笔账:</p>

城西的三间店铺面积最小,但是盈利最好!</p>

城西是通往运河码头的交通要道繁华热闹嘛…</p>

城西的铺面营业面积加上仓库还不到二十个平方,可是就这样一间小店一年租金居然要三百六十两银子,</p>

平均分摊下来每家店铺每个月租金支出就要三十两白银,</p>

而城西的店铺每月毛利七除八扣后也就六七十两银子,等于是赚的钱要分房东一半,</p>

特么的在给房东打工!</p>

蒙放心有不甘!</p>

城南的四间店铺虽说租金便宜些,可是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p>

城南四间店铺平均每个月的租金支出是八十两银子,加上城西的三家店每个月的租金九十两银子, 七间铺面一个月租金就是一百七十两雪花银,</p>

如果蒙放现在就把七间店铺都退租,那就要损失一千七百两白花花的银子!</p>

要不是还剩这么长的租期,</p>

蒙放早就…</p>

哎,现在说这些也无用!</p>

所以蒙放现在只能持续经营下去,并想办法整改杂货铺,</p>

整改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毛利率增加利润额!</p>

别看现在蒙放手上的杂货铺有七间,实际上卖的杂货毛头小利的利润都很薄,有的卖一件货物出去还赚不到一个铜板,主要还是靠走量盈利,</p>

但是卖杂货有个好处,那就是不受禁榷法管制,</p>

这种蝇头小利,大宋朝廷是看不上的!于是就放任民间百姓自己去经营。</p>

也就是说做杂货这一行非常自由,</p>

你可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做买卖而没有人会去找你要这个引那个引什么的,</p>

当然也可以开店经营, 蒙家诚的杂货铺做的就是开店卖杂货。</p>

卖杂货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他的税收偏低,</p>

因为杂货并不是禁榷法管制下的大宗商品,所以对杂货铺收的商税并不是按十税一二十税一这样来收的,而是按照店铺经营面积来征收,</p>

蒙家诚留下来的七间杂货铺面积都不大,每个月每家店所交的商税也就二两银子,七家店面总共也就交十四两银子的商税,</p>

这在营收成本比例中占比算是偏低的了。</p>

蒙放看过杂货铺的台账,杂货铺的营收中成本占了八成五!</p>

这些成本包括:</p>

进货成本,</p>

人工成本,</p>

税收成本,</p>

店铺租赁成本,</p>

扣掉这些成本后, 平均每间店铺每月实际盈余才得三四十两银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