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73(1/2)

作者:蒙放苏贞贞窦娥娘莘瑶琴

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173章173

在大宋,杂货,并不是禁榷法管辖下的大宗商品,</p>

大宋朝廷完全是放任民间自由去生产经营和销售杂货。</p>

大宋朝廷对杂货从不课以重税,包括从上游杂货的作坊,到下游杂货的商贩。</p>

不仅如此朝廷对杂货的流通去向和销售区域也从不加以管制,</p>

不像盐,茶,瓷器这些大宗商品,大宋朝廷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指定销售区域。</p>

杂货上路经过关卡不仅无需路引榷引,甚至还会被催促着赶紧通过嫌你碍事!</p>

卖杂货的如果在街边摆路边摊,顶多是街道司过来收你几个铜钱当清洁卫生费,</p>

如果是开店经营,也就户曹过来收你一两二两银子坐税也就罢了,</p>

谁都知道这个行当没多大油水但是谁又不能没有它!</p>

因此这个行业就各自为政很松散,</p>

不像卖盐的有盐商行会,卖茶的有茶商行会,卖瓷器的有瓷商行会,</p>

这些所谓的行会就是他们这一行当的行业联盟。</p>

杂货商是没有这样的行业联盟的,</p>

杂货商如果也搞了一个什么杂货行会,恐怕只会被那些大宗商品的行商笑掉大牙!</p>

但是杂货商没有成立行会不等于他们就不关注业内势态了!</p>

今天蒙记杂货铺的换季清仓大甩卖就成功引起了东平府各家杂货行老板的注意!</p>

各家杂货铺的掌柜,东家,都走了出来站在街对面远距离围观蒙记杂货铺,</p>

甚至连作坊的作坊主都被惊动抛头露面了,</p>

“听说蒙家诚进了典狱司,那现在蒙记是谁在当家呀?”</p>

“就是那个大房的赘婿之子!东江书院的蒙放!”</p>

“他这贱价大甩卖究竟演的是哪出啊?”</p>

“不知道吧?蒙记杂货铺快支持不下去啦!可能这一波甩卖完回点老本就要关门歇业了!”</p>

“此话从何说起?”</p>

“你没听说?蒙记大掌柜姚布德联手总账房林清水卷走了蒙记八千两白银逃走了,衙门里海捕文书都发下去了!”</p>

“我的天,这八千两白银两个人怎么带走的哇!”</p>

“换成了交子,三江交铺的交子带走的!”</p>

“你怎么知道的?”</p>

“我兄弟是三江交铺的柜台经办,经手过一部分钱,开具过交子给他们!”</p>

“八千两银子那可是不少钱啊!蒙记一家店一年能赚五百两梦里都能笑出来!”</p>

“哦!难怪蒙记会干出大甩卖这档子事!”</p>

“蒙记这样甩卖能回多少老本啊!不得亏的更厉害?”</p>

“所以说读书人做事情,十年不成!”</p>

“蒙记关了对我等来说可是好事情呀,他有七家铺子呢!就等于是少了七家店和我们竞争!”</p>

“老夫倒是不希望蒙记关了!”</p>

“为何如此说?”</p>

“我是开作坊的呀,</p>

蒙记七家店关了,我们就等于少了七家店跟我们进货卖货,</p>

我问你,蒙记关了七家店,那你们能不能再开出七家店来?”</p>

周围杂货商低头做沉思状,</p>

东平府寸土寸金开家门店也不是说开就开的,</p>

“你看,这不就结了, 少了七家店,又没人能够补上,连带我们开作坊的销路也受到影响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