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局成了读书郎第230章230
这个惫懒的家伙最近究竟在做什么呢?</p>
杨阗真放下手中的两罐药瓶,目光投向了对面的屏风。</p>
原来挂在屏风上的那幅[仕女出浴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稻香]</p>
杨阗真是第一次看见有人这样作画的,</p>
色彩!</p>
整幅画都充满了明快的奔放的流畅的色彩!</p>
杨阗真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就站在田埂边,头上是白云飘飘碧蓝如洗的天空,脚下是平滑如镜的水稻田,</p>
水稻田里一排耕农正弯腰插着秧苗,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他们就好像是把秧苗插在了天空里…</p>
稻香…</p>
虽然描画的是插秧的情景,却能让人的思绪一下子联想到金黄的稻浪翻滚,成熟丰收的季节已经到来。</p>
画的是一副场景,脑海里想到的却是另一幅场景,好奇特的画啊!</p>
如痴如醉的看着这幅画,杨阗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p>
“只有稻香两个字,没有署名的落款,也没有提诗…”</p>
杨步禅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阁楼外面,听见阁楼里面杨阗真慵懒的声音传出来,赶紧回答道:</p>
“有稻香这两个字足以,这两字寓意极好的,若是再提诗,便有些画蛇添足破坏了整幅画的风格布局了,</p>
至于落款,老奴以为,这种自成一体不落俗套的画风,也只有蒙家小郎才能画的出来,一眼看去便知是他画的,这才符合他高人弟子不拘一格的做派!”</p>
杨阗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可是这么大一副横幅,要如何装裱却是头疼!”</p>
杨步禅道:</p>
“此事不劳阁主费心,老奴以为用画框给它装裱起来,挂在大厅中堂上如何?这幅画寓意极好,老奴也极为喜欢!”</p>
杨阗真也觉得杨步禅的这个主意不错,</p>
“好吧!就用画框装裱起来挂在中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p>
杨步禅得了杨阗真的首肯,心内窃喜,正要告辞离去,却听见杨阗真的声音从阁楼里面传出来,</p>
“画都要回来了,再去跟他要首诗回来啊…”</p>
杨步禅嘴角抽了抽,急匆匆下了楼。</p>
作诗是不可能作诗的,蒙放现在没有这个心情,因为他正被人兴师问罪。</p>
兴师问罪的人正是曹娉婷!</p>
蒙放大中午赶到东江书院,书院里冷冷清清的,今天来书院上课的人,比昨天又少了许多。</p>
都是告病假没来的,</p>
蒙放相信,按照这种趋势下去,还会有更多的人没来上课。</p>
东江书院的山长汪伯彦写了一张告示贴在山门前:</p>
…书院免费提供分包好的三金清瘟药材,一包可熬制三次,三包一个疗程,帮助大家一同抵抗这次灾疫…来校的学生请到后院领取,没来的学生,请就近的学生帮忙带过去…</p>
这张告示让蒙放稍稍放宽了心。</p>
蒙放来到庚斋见到严宽与范斗,两个人今天来上课了,于是就更加放心了。</p>
逐一找了乔大年,米姿,西门钦,应采合几个人,见他们都安然无恙后,蒙放这才朝曹夫子的馆舍跑去。</p>
曹娉婷双手叉腰母夜叉似的把蒙放拦在了馆舍门口,她就像一个怨妇一样,望眼欲穿的等了蒙放一个上午,</p>
谁知道蒙放在家游龙戏凤的逍遥了一个上午… 曹娉婷耷拉着个脸,却更加显得含羞带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