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带着大院下乡当知青第165章 猫冬准备
送走大队长一家子后,祝愿开始准备起要晒干的菜来。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儿。 因为要把所有的菜都洗干净,部分菜品甚至还需要切成各种形状。 用了两小时,祝愿终于把要晒的菜都洗干净了,接下来就需要上火煮。 她用了两口锅,每口锅只放一种菜,第一次是白菜和豆角。 祝愿在锅中放上足够多的水,白菜略微麻烦一点儿,需要多煮些时间。 但豆角很快,煮到它们变成翠绿色后就可以捞出来,整个过程基本不超过五分钟。 最后再找个太阳直射的地方晒干就算完成了。 除了白菜和豆角以外,她还从空间里拿出一些其他蔬菜,比如茄子和黄瓜等。 这两种是最麻烦的,不仅需要洗,还得切,好在它们数量并不多。 而且祝愿也不想拿太多出来,毕竟除了白菜和土豆,黑省这个季节其他蔬菜还是很紧缺的。 祝愿已经想到黎明父母见她第一面的场景了,可能会问她这些菜是哪里来的。 反正只要有人问,那就全推给朋友,问就是朋友帮忙买的。 祝愿清点了一下菜品,零零散散也有十二种,种类还挺丰富,本来还想再加一点儿,现在看来完全不需要,足够了。 所有菜都过水煮好后,就只剩下晒干这一步。 祝愿从空间里找出几个床单,没有其他东西了,只能用这个代替。 她将床单铺在院子里,把蔬菜整整齐齐地摆在上面。 有些是挂起来的,但因为挂钩不多,只能将大部分菜晒在地上。 她迫不及待想吃晒干菜了,尤其是干豆角,豆角晒干后的滋味是任何鲜豆角都无法代替的。 接下来就看太阳的了,祝愿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 她准备去镇上一趟,问问关于动物保护方面的事情。 她不能直接把两只滚滚留在空间,毕竟是未来的国宝,还是得去问一下。 前世陆地保护动物一般都是归林业局管理,水生动物则是由渔业部门来负责。 可是她去了黑河镇后才发现,这年代没有林业局,是农林部。 而且镇上没有农林部,怎么也得去县城。 祝愿只能打道回府。 回家没啥事儿,她找了三口大缸。 大队长媳妇送过来的白菜和土豆没有全都被晒干,还留下一部分鲜菜。 她把那些菜都放在大缸里,这是天然的冰箱,祝愿没有地窖,只能放在这里。 等到时候下雪,还可以把菜放在雪地里,冻菜也是很好吃的。 这些都是她听村子里的人说的,她第一次听到还挺震惊。 蔬菜已经全部处理好,最后只剩下大葱。 大葱和其他菜存放方式不同,祝愿将它们棵编在一起,随意挂在屋外的绳子上,吃的时候揪下几棵。 做完这些她又开始检查家里的取暖设备。 火墙、火炕、烟囱等等,全都要打扫干净,等到冬天再来处理这些就有点迟了。 祝愿忙上忙下,热的满头大汗。 还得糊窗户,这年代生活困难,买不起玻璃,村子里的人都是纸糊的窗户。 说起来祝愿刚开始还想把卧室换成玻璃窗,但买不上玻璃,这会需要关系才能买。 她刚来不懂,最后也渐渐习惯纸糊的窗户了。 虽然纸糊的窗户听起来有点冷,但这边都是糊两层,而且纸和前世祝愿见过的并不一样,这是黑省人特制的。 它被称为麻纸,是当地的制纸工匠用芦苇、蒲棒和废旧麻线等材料精心制作的,它们结实柔韧,具有很强的防水防潮性。 糊在窗户上,保持半年不成问题。 祝愿的房子太大,糊完以后她已经筋疲力尽,但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比如柴火。 她快步朝后院的柴房走去,一开门,祝愿发现黎明已经给她存够了一整个冬天需要用的柴。 她只知道黎明每天来送,但完全不知道现在已经存够了。 速度这么快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他们要去京市,所以在数量方面比起其他家庭来说要少一点。 毕竟他们今年冬天只需要在这儿待两个多月。 不过现在感觉这个也用不上,因为祝愿打算去一趟川省。 她虽然把竹子移植到了空间,但两只熊并不是特别喜欢吃,就算用喷泉水浇过,它们也吃得不多。 看得出来应该不合它们胃口。 祝愿很好奇熊妈妈以前是怎么生活的,为啥进空间以后嘴巴就叼了呢。 估计是她惯的。 所有事情都忙完后,天已经黑了,祝愿瘫在炕上不想动。 食堂也过了饭点,还得自己做饭。 她把门锁好进了空间。 如果只有她一个人,凑合就行,可是现在空间里还有四只嗷嗷待哺的小可爱,祝愿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给它们准备吃的。 洗水果,炖肉,砍竹子 一顿忙活下来又是一两个小时。 时间过得很快,等祝愿自己吃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了。 为了省事,她给自己做了一个土豆夹馍,又拿出一桶酸辣粉,用水冲泡开。 一顿吃下来倒是很舒服。 今天一天过得很充实,该收拾的都收拾了,取暖设备打扫完毕,蔬菜也已经备好。 就剩肉了,等吃的时候现拿吧,肉不比其他,时间久了会坏掉,她今天太忙,没顾得上做腊肉。 祝愿洗漱完,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做的事情,虽然累,但接下来都不用再忙了,还是很开心的。 熟悉的小床,疲惫的身躯,犯困的双眼 祝愿渐渐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