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第950章 各有利弊
合银法可不可以在全国推行?</p>
皇帝一句简简单单的问话让在场之人的脸色都发生了变化,各自都有小心思。</p>
看起来这是寻常闲聊,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是在试探他们的态度,齐王秦王太傅,个个都是国之重臣啊。</p>
对于这两年来在北凉推行的合银法,中原的百姓半点消息都没听过,但他们这些高居庙堂的重臣、皇子自然是知道的。</p>
而且进入朔州以后,顾思年就在尘尧的授意下向众人详细解释了何为合银法,算是为今日的谈话做了个铺垫。</p>
面对皇帝的询问,司马仲骞沉默许久才轻声答道:</p>
“陛下,合银法也好,现行的两税法也罢,在老臣看来都各有利弊。</p>
合银法能不能在全国推行还有待考究,臣不好判断。”</p>
司马仲骞提到的两税法实际上就是大凉已经沿用上百年的税法,两税指的就是户税和田税,户税乃是徭役、人头时,田税自然就是夏税秋粮了。</p>
“各有利弊吗?”</p>
尘尧很随和的一挥手:</p>
“那正好就请太傅大人给咱们说说,合银法与两税法的利弊吧,咱们也比较一番孰优孰劣。</p>
您是朝中老臣,为官一生,能看到的问题肯定比大家都要全面、透彻。”</p>
“老臣不敢,只能谈一谈自己的拙见。”</p>
司马仲骞苍老的嗓音在众人耳边回荡着:</p>
“那就先谈谈现行的两税法吧:</p>
两税法推行多年,好处就是从最下面的乡村、保甲到上一级的县衙、州府,乃至户部都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收税体系,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对现行税法都很熟悉,每个人该做什么都清清楚楚,收起税来方便快捷。</p>
至于坏处嘛,呵呵,北凉王前两天也提过,办事的官员中总有一些贪官污吏,喜欢从老百姓手里占点小便宜,多收个十斤八斤粮,实在可恶。</p>
另外大批粮食在转运途中也会有损耗、腐坏,这就导致老百姓交上来一石粮,最后送到朝廷手里的就只有九斗,少了一成或者半成。</p>
对于国库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损失,但老臣觉得这种损失也在情理之中,很难避免。”</p>
顾思年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p>
“太傅大人,北凉道曾经对比过施行两税法时,老百姓交粮与官府收粮数目上的差距,缺少的粮食足足有三四成,远不止您老所说的一成或者半成。</p>
转运、存储有损耗是正常的,但这个数字差得也太多了,这么多粮食难道全都折损了?”</p>
“哎,王爷别急嘛。”</p>
司马仲骞不痛不痒地说道:</p>
“老臣只是举个例子,一成还是多少成的折损还得视各郡县的具体情况来看。”</p>
“咱们听太傅大人说完。”</p>
不等顾思年再度开口尘尧就插了一句:“那合银法的利弊呢?”</p>
“合银法推行仅仅两年就取得如此成果,说明益处多多。”</p>
司马仲骞有条不紊的说道:</p>
“取消徭役、人头税,平摊至各县田亩,统一收税,降低了每次收税的繁琐程度,不用再派大量吏员一次次地去核实人口、田亩数量。</p>
也避免了因为征召徭役而耽误秋收耕种的情况,想种地的种地、想服徭役挣工钱的也可以去官府处报名,十分合理。</p>
所有税赋都是以铜钱、白银征收,交上来一两就是一两,五钱就是五钱。</p>
下面的小吏就算想从老百姓手里克扣点都不可能,从县到州再到户部,沿途转运的损耗也会减少很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