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第 358 章 车子在市政府大院358
“老周暂时没和他们讲,反正他们一周就回来一天。” 这也是她和老周日子还能过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p>
这一次她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的。</p>
杨音笑吟吟把于凌引进话题圈子,问她广州是不是比北京暖和多了。</p>
于凌点头,“是啊,广州这会儿还有15度左右。”</p>
杨音道:“那日子可好过多了啊。”</p>
费阿姨也道:“之前老卢去南方出差,我去看过他一次。冬天确实暖和得很。对了,听说那边很多事都走在北京前头呢。而且已经有了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p>
于凌道:“是的,东湖新村。去年10月开始建的,10月15日开的盘。只要有钱都可以去买。而且是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不像北京,就两个专供特殊人群的小区。而且啊,里头听说还有两栋是电梯公</p>
寓,顶楼跃层看设计图纸好大!”()?()</p>
杨音忍不住问道:“多少钱一平啊?”()?()</p>
“700一平。地理位置还不错,就在东湖公园边上。”()?()</p>
于凌就是想去买一个套三。128平,差不多要九万。</p>
卐想看清澜皓月写的《下乡的姐姐回卐_?_?卐</p>
()?()</p>
杨音和费阿姨都道:“哎呦,好贵啊!比北京的单价高了好多。”</p>
于凌道:“是啊,挺贵的。而且听说要82年才竣工呢。”</p>
二姐之前和她说过这个商品房小区。不过,是上次回来说的。那会儿她还没准备去广州开旅行社的分社呢。</p>
于朵道:“房租能到多少?”</p>
“不知道啊,才修了两个月还没有开盘。但是房价这么贵,房租肯定是便宜不了的。”</p>
费阿姨道:“怎么,于朵,你要买么?”</p>
于朵道:“如果房租高,跟拿钱存银行也差不多了吧。”</p>
杨音道:“给人家先住,都住成旧房子啊。”</p>
“旧房子怕什么,那四合院更旧啊。还越旧越值钱呢!紫禁城都600多年了,恭王府也有三百多年。如果用二十年的时间让房客帮忙供一套房,那以后的日子就都是翘着脚收钱了啊。”于朵道。</p>
费阿姨道:“这说得不无道理。不过,广州的房价也太贵了。还真是挨着香港,房价也朝那边看齐不成?如今北京各大单位都有福利分房。就是团结湖小区也才200块左右,华侨公寓也不到500啊。还真没必要去广州买啊!”</p>
杨音道:“我觉得费姐说得在理。估计没什么人买吧?”</p>
于凌摇头,“虽然挺贵的,但一些外国来的老板还有做生意的人还挺感兴趣。虽然开盘出售量不高,但还挺受欢迎的。好些情况我也是在正在修的售楼中心那里听到的。我跟着人过去凑了凑热闹。”</p>
她跟着常乐的车过去的。</p>
她去厂里看衣服样式。常乐正好要进城,就捎了她一段。</p>
半道常乐去看修建中的房子,他想买一套电梯公寓的订阅。两层楼加起来300个平方了。于凌也跟着去看了看,不然怎么会看到设计图纸?</p>
300个平方,21万了!</p>
于朵道:“北京卖房子的好少哦!现在人均居住面积5平米,家家户户都是不够住。”</p>
所以,那一家才打二姐的主意,想陪嫁一家子。至少是分一个房头的人住到她的新房子里。</p>
当然,真进了门,估计就把自己当房主了。还要跟二姐摆谱的!</p>
于朵打出一张四万,“华侨公寓我看了半年了,一套拿出来卖的都没有。”</p>
倒是广州,虽然单价贵,但房租应该也会贵不少。</p>
关键,她不是要去广州开分社么。最好是买三套大房子来安顿员工。</p>
虽然老蔡说去广州,主要在当地招人。</p>
但原住户如今就靠着出租房子给打工仔、打工妹都赚得不错。</p>
估计不太爱出来工作。</p>
那他们就是招聘,也是招聘外地去广州打工的人。这种就最好是能提供住宿。</p>
买几套,就省得</p>
后期还得租房了。</p>
再弄一套来做办公室。</p>
反正算下来,</p>
每月交房租,</p>
长期来说真不如买房子。</p>
一起打麻将的三人听说她要买四套,</p>
都有些瞠目。</p>
于朵道:“我可能要去广州开旅行社的分社。买四套,</p>
就省得后期还得给员工租房,也不用另外租办公室了。反正本来也要每月出租金的。”</p>
她决定了,如果到时候东湖新村还有房子,她是要买的。</p>
费阿姨道:“那的确满适合你的。”</p>
于凌道:“广州那边除了商品房,也在修办公楼的。人家可能不会允许你在住宅小区办公。你不是说华侨公寓的住户也说过你把里头的人搞复杂了么?”</p>
“办公楼,什么价位?”</p>
于凌道:“听说比住宅贵。”</p>
于朵道:“那相应的租金也比住宅贵。对,有这样的政策,租不如买!”</p>
正好她准备置办点固定资产。就上次顾朝暮被检举、揭发,她也有些担忧。</p>
看两年,万一两年后真不让她们做生意了呢?</p>
那捏点房子在手,以后至少可以收租。就趁着如今旅行社赚钱的时候买。</p>
既然之前都把没收的房子还给给原房主,那应该不至于再没收了才是。不然,真成朝令夕改了。</p>
做生意的模式还可以商榷,就最多不让私人做,都收归国有。但私有财产应该能保住。</p>
费阿姨看看于朵,由衷感慨道:“于朵,你可真不像个才要满17岁的小丫头。”</p>
如果是于凌,她都觉得很正常。毕竟于凌下乡受了那么多年的苦。</p>
没经历过多少事的,不应该像杨音这样么?</p>
于朵笑笑,“不过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已。而已有些事不必亲历,别人的教训也可以吸取的。”</p>
于凌看看她,这很明显是从她这里吸取的教训嘛。</p>
于朵道:“打牌、打牌。”</p>
费阿姨点头,“是有人从书里学乖,有人就从旁人的教训里学乖。这才是聪明人哪!”</p>
作者有话要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