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第203章 韩炎探查有眉目 柳翀分析无头绪
大长公主谪居望州后,许多人便认为这一支失了势,躲都躲不及,纵然有些亲戚关系也不往来了,柳明诚不在乎,但并不表示他会瞧得起这些见风使舵之辈。</p>
“那照您这么说,难道这个胡宪是他的人?”</p>
柳明诚却摇了摇头:“不应该是他。按我朝惯例,观察使虽然名义上是一州厢军的统帅,但大多以刺史兼领,偶尔有皇亲国戚担任观察使的也不过是遥领而已,实际上并不亲自到军统辖,说白了就是给这些皇亲国戚找个多领一份俸禄的理由而已。而且,简泽还在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不可能实际管理壮武军,真正管理壮武军的还是宣州刺史傅恭肃。”</p>
柳明诚顿了顿又继续道:“这傅恭肃我也查了,此人是京西望族出身,三代为官,他本人是科举出仕,是中书令刘琰的门生。此人入仕以来从县令做起,一直做到刺史,竟然都是在宣州任职,这倒也是一个不同寻常之处。”</p>
柳明诚所说的不合理柳翀是能理解的。朝廷一般不会允许一位官员在某一地任职过久,以防其在某地浸淫日久形成自己的割据势力,从而对朝廷不利。眼前的柳明诚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因为承平帝的有意提防,柳明诚屈居望州近十年,就在这些年里,他生生将望州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上上下下无不惟他马首是瞻,杜延年好不容易安插进来的眼线也都一直在他监视之下。然而柳明诚终究是特例,望州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很难在此地扯旗造反,这也是承平帝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傅恭肃又是为什么也能长居一地任职呢?</p>
一个姓氏引起了柳翀的注意:“刘琰?老韩,你刚才说那个粮商也姓刘?”</p>
“是的,大公子。”</p>
“义父,您说那幕后之人会不会是刘琰?”</p>
柳明诚沉思片刻道:“如果以实力而言,刘琰倒是有这个本事养一支万人私军,他家族底蕴雄厚,这点钱还是有的;以他的职位和人脉,左右宣州的人事任命也不难,可是——动机呢?他是刘贵仪的父亲,也算是先帝的岳父啊!他有什么理由毒害先帝呢?要知道,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先帝一旦驾崩,刘贵仪的儿子、他的外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继位,先帝驾崩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如果是为了帮他外孙谋取皇位,那么他应该希望先帝多活几年,等祁翎长大再徐徐图之方为上策,而不是立刻毒杀先帝导致皇位世系改变。如果不是为了皇位,那他又有什么动机谋害先帝呢?”</p>
柳明诚分析的同时,柳翀也在冥思苦想:“会不会是因为刘贵仪失宠而怀恨在心呢?当初杜延年不是说刘贵仪因为图谋后位而被父皇惩戒吗?”</p>
柳明诚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且不说杜延年此说是否属实,即便属实,刘贵仪也没有那么大的罪过,禁足几日是可能的,但绝不会因此而永失恩宠。先帝不好女色,登基之后一直未册立皇后,后宫女子本就不多,有封号的就更少了,刘贵仪的位份已经算是最高,此时又诞下龙子,便难免生出了些想法,情有可原。先帝一向宽仁,即便对她有些责怪之意,但也不至于惩罚太重,更不至于令人怀恨至此。再者说了,刘贵仪前一日被禁足,先帝次日即被毒害,时间间隔太短了。须知那可是弑君呀!如此滔天大罪仅在一日之间便起意、谋划、实施完成,且不留任何线索,我不信任何人有此能力!所以,这个动机是不成立的。”</p>
“老爷,大公子,容小人多句嘴,”韩炎突然插话,“上次吕元礼来颁旨,小人与他偶然提起过刘贵仪被罚一事,他倒是有个不同的说法,他说刘贵仪被罚不是因为图谋后位,而是因为私入重华阁被发现了。”</p>
喜欢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请大家收藏:()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