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第143章 百姓请愿
西出河西走廊后,已经进入六月了,程咬金擦擦额头的汗水,非要来一碗热腾腾的凉面,急得伙头军满地打滚。</p>
李承乾意欲将剩下的食盐如数归还凉州盐矿。</p>
盐矿司司长施礼道:“启奏太子殿下,陛下口谕这些食盐悉数带回京师长安即可。”</p>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眼下已无吐谷浑,若是天节军前来,务必要给予食盐支持。”</p>
“微臣谨遵太子殿下口谕!”</p>
大军终于抵达关陇大地,李世民自然早就收到消息了,沿路之上的所有驿站,补满了瓜果蔬菜和肉蛋,都是为凯旋大军准备的。</p>
抵达泾阳时,整座长安城的百姓也时刻关注着大军的行踪。</p>
百姓们一番商议过后,纷纷前往长安县衙和万年县衙请愿。</p>
都说县令乃是七品芝麻官,在隋唐时期实则不然,长安县和万年县,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缘故,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的品级非常之高,最高出现过从四品的县令,最低也是从五品,他们可以直达天听,不仅仅能够上朝议事,还有面圣之特权。</p>
百姓们的请愿让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不敢怠慢,二人碰面以后,双双直奔皇宫而去。</p>
太极宫,立政殿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已经算好了承乾归来的时日,正是三日之后,如此一来,既不耽误中元祭祀大典,也可以准备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婚事了。</p>
“父皇,母后……三日后兕子也要去接大哥。”</p>
“好,好,好……”</p>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微笑着一口答应下来,兕子虽然说话比较晚,不曾想一旦开口说话,就聪慧无比,承乾走的时候,她还天天念叨着大锅,这才过去七个多月,还差两个月两岁的小兕子,已经是口齿伶俐了。</p>
“父皇母后,您们说,大哥还认识小兕子吗?”</p>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道:“你可真顽皮,大哥怎么可能不认识小兕子?”</p>
“那可说不准,大哥走的时候兕子还小,现在都长这么大了……”</p>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差点笑岔气,这真是一个开心果啊,小不点儿的小人儿,竟然敢声称自己长大了。</p>
“启奏陛下,长安和万年县令求见!”</p>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说道:“让他俩去御书房等朕。”</p>
“诺!”</p>
李世民握紧长孙皇后的手,说道:“长安和万年县令一起求见,定是与大军凯旋归来有关,想必是人心鼎沸,有百姓请愿,观音婢,朕去御书房看看……”</p>
“二郎尽管前去,国事政务为重!”</p>
“父皇你放心的去吧,母后和新城妹妹,有兕子照顾呢!”</p>
李世民微笑着阔步而去,踏足御书房内,长安和万年县令齐齐施礼拜见。</p>
“你们两个一起来,朕还是第一次看到,说说吧,所为何事?”</p>
“启奏陛下,近日百姓纷纷请愿,要为大唐英烈抬棺。”</p>
“哦……有这样的事。”李世民瞬间来了精神,开口说道:“将百姓请愿如实奏来。”</p>
喜欢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请大家收藏:(20)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