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孽第176章176
说来就像电影中的情节一样,不过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的确是经常的发生,郑雪霏本来是有一个很美满幸福的家庭,但是几年前祸从天降,她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卧病在床一年多,医药费倒是花去不少,但是最后还是丢下她们母女俩撒手人寰,身后留下了一屁股的债。母女俩卖掉了房子去租房子住也没能还清债务,到现在还背着好几万块钱的债。 叶飞听完,不由一阵长叹,又是一个不幸的家庭,还好,自己有一些钱,救助一下她们,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p>
看着一边抽泣一边倾诉的雪霏,叶飞是一阵心疼,道:“雪霏,你父亲病故了,你的意思是要工作,要不哪来的钱养活你们母女是吗?”</p>
郑雪霏哭泣着道:“是这样的!飞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不想回去了,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了,我想,凭我的能力,还是可以实现我这个小小的梦想的。”</p>
郑雪霏小手绞着衣服的一角,小声的抽泣道:“飞哥,你是不知道,我有这个想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们不想再在你这里待下去了,我们总不能向寄生虫一样总在你这里养着不是?”</p>
“雪霏,别哭了。我可没有那个意思啊!”递给郑雪霏一张纸巾,心中却一阵发酸,这种生活状况的家庭在现在社会实在太多了。每年下岗的企业职工有好几千万,这当中的大多数家庭也都非常的困难,比郑雪霏家也好不了多少。</p>
说句心里话,叶飞并不反对用下岗这种方式来实现企业职工的优胜劣汰,但像现在这样在社会保障制度非常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一股脑的把那些为企业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老职工像丢垃圾一样无情的抛弃,每个月只给百元左右的生活费,实在是太无情、太残忍了,这哪里还是社会主义啊?有“中国特色”也不应该是有这种特色吧?难道这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吗?更何况被下岗的人多是没有后台和背景的职工,他们其实是这个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在高医疗费、高学费、高房价、物价涨的今天,社会完全变成了两级分化,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更穷。尽管国家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了。</p>
看到小姑娘擦干了眼泪,叶飞想了想,道:“别傻了,你就是有这样的想法短时间内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走,和我一起去和你妈商量商量!”“现在?”郑雪霏惊讶的应了一声。</p>
叶飞微笑道:“对!就现在!我这个人别的不敢说,还是那句话,钱我总是有点的。”</p>
“凌大哥,我的意思不是跟你要钱。”黄晓音怕凌轩误以为自己因为跟他这样的关系而伸手向他要钱。</p>
叶飞再次微笑地说道:“雪霏,你别傻了。别说我跟你是这样的关系,就算是一般的朋友关系,我也会出手相助,更何况你还用得着跟我这样的见外吗?我还想问你,为什么早早不跟我把情况说明,难道你跟我还要分那么清楚吗?”</p>
“我?我怕你误会我是那种贪图虚荣的女人……”郑雪霏一阵感动,同时心里也是一阵凄苦,这么多年了,自己总算有点被关心和关怀的感觉。</p>
看着郑雪霏楚楚可怜的样子,叶飞心中满不是滋味。其实叶飞一直以来都在想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即将四十年了,中国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p>
的确,如今的中国物质是丰富了,商店里的商品多得你买都买不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像是进步了。但是想想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那段时间,虽然物质不像现在这样丰富,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是温饱无忧,很少有人会为生计发愁;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和满大街跑的汽车,可是人人都是开心快乐,天气热的时候没有空调,大家就铺凉席到家门口睡,出门从来不说锁门。没有可乐雪碧,大家也有健力宝饮料喝。如今倒好像回到了旧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要为生存而打拼,这种还要为一日三餐发愁的人群在如今的一些大城市里是越来越多了,发财的人虽然也不少,不过话说来很简单,但真正想赚钱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确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可是这其中靠正当手段致富的恐怕不到百分之十,“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这句古话放到今天依然还是至理格言。</p>
“对了,飞哥,先别着急去找我妈了,你不是说还有别的事情要单独和我说吗?”郑雪霏问叶飞道。</p>
“还是当着你妈的面一起说吧!”叶飞笑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