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皮影艺术家的礼物(1/1)

作者:辉皇皇

导演别刀了,已老实求放过!第240章 皮影艺术家的礼物

9月21号,早上八点。 首都笔直的马路上,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一辆轿车从首都的西边,缓缓向东移动。 后排一位头发灰白的老者眉头紧皱,吐槽道:“还不如坐地铁。” 旁边的中年男子尴尬笑笑。 坐地铁? 您老这体格,跟上班的年轻人挤早高峰地铁,驼背都能给您挤直喽。 “师父,我自己去也没问题,您何必辛苦一趟?” 老者望着窗外,“我去帮你们把关。怎么?小罗,当上团长就看不上师父的手艺了?” “没有没有。” 首都皮影剧团的团长罗瑞松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皮影剧团上周联系东方传媒,说希望为他们提供支持。 双方约定今天见面。 作为团长,他的人脉知识,足够与影视公司合作了。 哪曾想,老头子也要去。 师父这个人吧,清高得很,守旧得很,搞了一辈子艺术,没干过行政。 表演可以,但跟来谈商业合作,真是要命…… 这次,可千万不能搞砸啊。 近些年,老一辈观众离世,科技发展又带了很多娱乐模式。 皮影戏观众越来越少,生存越来越难。 几乎全靠国家补贴、博物馆收入以及皮影艺术片销售收入。 一些艺人不得不转行。 没钱,也就导致后继乏人,缺少好条件的演出场地。然后更没钱,形成恶性循环。 一个电影,或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但也算是一场及时雨。 所以,千万不能跟人家闹矛盾。 团长试探着劝道: “师父啊,您一会态度可得好点。” “上周我跟做油纸伞的朋友打电话,他说实在没市场,扛不住要转行了。咱们虽然境况没那么糟糕,但也……哎,需要这个电影的曝光。” “我查了一下,陈导挺好说话的,就是对细节要求很高,可能还会微创新。” “他让调整,咱们尽量调整。您别……” 团长顿了顿。 再说要挨骂了。 可如今年轻艺人收入只能勉强生计。 挨骂能给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的话,骂就骂吧! 团长一咬牙,继续说道:“您别固执己见。哪怕让咱像,像川剧变脸变哈士奇那么创新,也别拒绝,再商量商量。您老再固执的话,没观众,饭都要吃不上了!” 师父严维皱着眉缓缓转过头,“川剧变脸哈士奇是什么?还有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不关心行业吗?” “没有没有,您一会说话客气点。我准备了点茶叶,您尽量注意下人情世故。要不,我跟您说一下陈导的喜好,咱们……” 还没等他说完,就被师父一道冷哼声打断。 “罗瑞松,你学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情世故?还有,你还知道我是你师父?什么时候轮得到你教我做事了?” 听到师父略带怒意的声音,团长叹了口气,抿着嘴坐正身体,看向另一边。 算了算了。 一旦出矛盾就打圆场吧。 又是考验他灵活的脑袋瓜的一天啊。 …… 45分钟后。 二人跟着接待人员来到会客室。 另一边,陈潇得到消息,从办公室出来,准备下楼。 刚走出门,就遇到步伐匆匆的池宇,递给他两个小袋子。 “陈导,他们提着茶叶来的。这是我选的回礼。” 陈潇接过袋子。 这是回礼。 他每次在公司见合作伙伴,助理池宇都会大致判断对方带什么礼物,或是等对方拿出礼物后,尽快从礼品库里,选择合适回礼带给他。 这次的回礼是…… 陈潇拿起袋子瞧了瞧。 是京剧小人手办。 他也是《霸王别姬》总导演,用这个给皮影剧团回礼,的确挺合适。 “好,没问题,谢了。” 这助理请得真值。 陈潇快步走进会客室。 进门便见到一名50多岁的大叔笑着起身,并扶起来旁边一位头发半白,看起来70来岁老者。 他昨晚看过二人的资料。照片不太像,但根据年龄也能判断出二人分别是谁。 陈潇迅速上前,“两位别客气,请坐。” “陈导好,我是罗瑞松,首都皮影戏剧团的团长。这位是我师父严维,皮影戏表演艺术家,也在首都美术学院等高校担任客座教授。” 陈潇伸与二人握手,“严老师您好,罗团长您好。” 团长侧身拿起来旁边的袋子,“陈导,这是我老家那边的茶叶,不值钱,就是点小礼物希望你喜欢。” “谢谢,您客气了。” 陈潇也拿出了两份京剧小人手办作为回礼。 “谢谢。” 对面的严维点点头,接过礼盒,从身后拿出背包,拉开拉链。 旁边的团长一愣。 师父这是要干嘛?装起来?您再喜欢,也没必要现在就拿包装起来吧? 他脑子快速琢磨怎么开口打圆场。 而他对面的陈潇倒真没在意这个。 估摸着客套环节结束,可以聊正题了,陈潇拿起一个文件袋,准备拿出来材料。 就在这时,陈潇看到,对面的老者从包里拿出长方形的东西,似乎是个相框。 “见面礼,不值钱的小玩意,别嫌弃。” 说着,他把相框递了过来。 “您客气了。”陈潇微微鞠躬,接过相框,低头看看,眼睛一亮。 相框里是只蹲在草丛里的皮影小猫。 金色的毛发上夹杂着几道黑色花纹,胸口有块白毛。 小猫的眼睛炯炯有神,耳朵竖起,尾巴轻卷,透露着一股灵动又优雅的气质。 周围点缀着花草。 整体以金色为主,辅以绿色、红色。颜料鲜艳,线条流畅。 这是火云那个逆子吧? 难道说,大师专门以火云为原型,给他做了个皮影? 陈潇试探着问道:“严老师,请问这是……火云?” 严维点头,露出个笑脸。 “对,我做的,不知道合不合你们年轻人口味,还算不丑吧?” “非常漂亮,谢谢严老师。” “喜欢就好。” 听着严维的话,陈潇心里泛起波澜,又看了眼手里的皮影。 他虽然不会皮影戏,但在写剧本的时候,也了解过这个行业。 即便有合适的皮料,跳过选皮的过程,之后的画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这些步骤也需要大量时间,再快也需要五天到一周的时间。 尤其是镂刻的步骤,非常耗精力。 这礼物,实在是费心了。 他昨天看了严维的资料。 简单来说就是个不苟言笑、话少保守的老艺术家。 第一次见面,就送他定制的火云形象皮影。 显然,老艺术家是为了皮影行业而做这件事。 这只猫,分量不轻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