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拜年(2/2)

作者:呼噜声比闹钟响

小导演的升级路第103章 拜年

“小成本,囧途的账一收回来立马就能投而且这是个不赚钱的本子,怕三爷你吃亏,就不用了吧。”陈燔赶忙给人解释道。</p>

“那就是冲着拿奖去的?怎么,水晶球还不够你嘚瑟的?”三爷连续两个反问句,似乎想表达点什么。</p>

“拿奖的事情我可没把握,不过故事应该算是个好故事。”陈燔难得谦虚了一次。</p>

“小陈,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我现在虽然坐在这个位置上,但我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电影人。”三爷的语气忽然转为严肃,“商业和文艺,永远是电影艺术的两条大腿,缺一不可,我们电影人最高的目标就是把二者结合到一起。我知道,眼下的市场环境还很难做到这点,而且许多人开始一味追求票房放弃了艺术性事实上我也要做检讨,过去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忽略了电影的商业属性。这些年制度改革以来,我为了要想让大家重视起商业,不得不做了些矫枉过正的工作,比如《赤壁》,从芦苇退出那一刻我就已经知道这片要烂了,可是我依然得往下推进,没办法啊,港岛那边搞商业片的手段比我们成熟,该学还是得学”</p>

陈燔忽然觉得有些惶恐,这情绪已经好多年没出现在他的记忆中了。</p>

毕竟《赤壁》如果不是他搅和,可能不至于赔这么多。(《赤壁》总投资7500万美金,按当时的汇率差不多是5亿人民币上下,最终上下两部的票房合计约6亿人民币,如果按35的分账的话制片方要亏损差不多3亿,但这片子的海外票房高达如15亿美刀,而且别忘了,中影还拥有发行方的分账。还有,中影集团参股的院线也不少。所以按原历史,中影不光没亏本,反而还赚了。)</p>

“我知道,圈里圈外说我一切都向钱看齐的人不少,我也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可能干不了几年但陈燔,你听着,老子我从来没有对文艺片搞特殊对待过,而且永远也不会!”冷暖自知,韩三爷这些年的压力其实颇为巨大大,这一刻居然在陈燔这个毛头小辈面前宣泄出了多年积攒的情绪。</p>

“三爷,您消消气,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万一到时候没拿奖,你可以不许拿我撒气。”陈燔站起了身子,赶忙找补着之前的话语。</p>

“不怕,你之前的《斗牛》已经给我挣足了面子,这回你随便浪,有事儿我顶着——不过我得先看看剧本。”许是刚才的话已然让韩三坪的胸中的郁气得已吐尽,他的态度总算是缓和了下来,“不挣钱就不挣钱吧,你不是说小成本么,千万以内随便你搞,我话就放这儿了!”</p>

“嗨,我之前帮你挣的可不止这点钱么”陈燔站直身子,嘴里还嘟嘟囔囔,好似被老师冤枉的小学生。</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