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第六百一十七章 万事不顺舒莹报复
余粮多了,剩下的、不能做工的老弱病残,他们每顿分到的就多了。</p>
另外,去做工的家人也会带些肉食回来,给他们打打牙祭。</p>
孩子们年纪太小,无法做工,或让他们跟着农人,去营地外的地里松土,帮些小忙放放风,或让官员授课,叫他们念千字文、四书五经。</p>
西营地上下和乐融融,灾民们渐渐走出伤痛。</p>
灾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生活的希望。</p>
官员们看着营地里的景象,无一不感慨这变化之大。</p>
“本想着,公主不懂如何赈灾,只是走个过场,好让皇上封她做长公主,不料她如此尽心尽力,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儿。”</p>
“是啊。我天启若有这样的长公主,才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p>
夸赞昭华的奏折到了宣仁帝手里,也超乎他预料。</p>
相比之下,舒莹就做得不尽人意了。</p>
她只知道分发粮食,甚至连这点小事都做得磕磕巴巴。</p>
死了好些灾民,都是因为她管治不当。</p>
说什么将功赎罪,他瞧着倒是乱上添乱。</p>
“传朕旨意,将两处营地都交由昌平治理。”</p>
圣旨传到东营地。</p>
“公主,皇上的意思,这东营地还是您主事,但大事上还是由昌平公主做主。您配合着做就是了。”</p>
舒莹脸上的笑容狞然,“儿臣接旨!”</p>
该死的昭华!</p>
竟然要来抢她的风头!</p>
要管理两个营地,不是轻松事。</p>
昭华更忙碌了,以至于她没时间去过问其他事。</p>
比如,魏玠有没有回来,他现在如何了。</p>
她总想着,若没有意外,不出一个月赈灾就能结束,来这儿后她也写过信给他,和他说了赈灾之事。</p>
他外巡回城后,应该会等着她,若真有急事,他一定会来此地找她,而他现在没消息,必然在处理皇上赐婚的事,她不必太着急。</p>
等处理完灾民问题,被封为长公主,她再和魏玠细谈赐婚和那秘药的事。</p>
可是,人都有疲惫失望、放弃的时候。</p>
她认为的理所当然,早已被渐渐消磨。</p>
魏府。</p>
大红喜绸挂满门廊。</p>
墨韵轩。</p>
魏玠已经换上喜袍。</p>
他的脸色异常苍白,仿佛大病之人,活不长。</p>
明明是大喜的日子,陆从却是要哭不哭的模样。</p>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万事不顺,舒莹报复</p>
灾民们得到妥善安置,都来感谢昭华。</p>
他们对着她行跪拜大礼,孩子们也都喜欢缠着她,或唤她公主千岁,或称她是好心的仙女。</p>
舒莹比不上她,嫉妒心越来越重。</p>
“她哪里做得好?不过是让他们去做工,我也能办得!父皇为何什么都交给她!</p>
“这些该是我的!”</p>
她憋了许多怨气,每到无人时就兀自发泄。</p>
一旦不顺,做什么都不顺。</p>
同样是让灾民自创收,西营地那边的势头甚足,他们这边却一直偷懒,不见成效。</p>
舒莹十分费解。</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