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送葬(一)(2/2)

作者:廿米居士

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第49章 送葬(一)

若是安排皇太子主祭,隆正帝担心几位皇子会惹出麻烦来。</p>

已经确定了有人一定会动手,如果安排李钧去,那危险系数会呈倍数增加。</p>

没办法,隆正帝只好决定亲自去,让李钧留守神京。</p>

神京墙高城坚,有几万大军守城,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p>

隆正帝决定派保龄侯史鼐率领西山大营驻扎在神京城外,保卫神京安全。</p>

忠靖侯史鼎率领五万京营将士,随隆正帝一起去送殡。</p>

西山大营数量虽多,但精锐将士不多,用于守城正好。</p>

京营是隆正帝旗下的王牌,武器、盔甲都是最好的,粮饷也最高,战斗能力相对较强。</p>

敌人要想在神京周边隐匿数万人,也是难事,有五万京营将士足够应付了。</p>

除此之外,忠顺王和贾珠一定要带着,把他们留在神京,隆正帝实在是不放心。</p>

另外就是伯爵以上的勋爵和三品以上的命妇可以全带上,他们留在神京也没什么事,不如一起带去充充场面。</p>

选定好人员之后,隆正帝就立即下旨,让护丧和拜祭的人员开始准备,毕竟这一去可能要将近一个月,衣食住行都得提前准备。</p>

隆正帝又将八位皇子叫到乾清宫,警告他们在丧葬期间不要添乱,否则回来之后,一定会严惩。</p>

</p>

其实隆正帝也是可以将七位皇子全都带出去的,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神京城的安全。</p>

但是,一来此次出去一定会发生战斗,隆正帝担心在战斗中可能会失去几个皇子,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准。</p>

二来,隆正帝也担心皇太子李钧,毕竟他在神京城手握八万西山大营将士,还有数千城防营。</p>

万一到时候父子反目,皇太子趁乱自立,历史再次重演,封他为太上皇,那就很尴尬了</p>

尤其是,如果敌军势大,隆正帝有失败的可能,那皇太子还真能做的出来这种事。</p>

隆正帝自己选的皇太子,他对这个太子可太了解了。</p>

把其他皇子留在神京也可以牵制一下太子,至少不能让他肆无忌惮、为所欲为。</p>

二月二十四日,太上皇和太后的梓宫发引,将赴葬皇陵。</p>

皇陵在孝慈县,离神京约两百公里。</p>

若是一骑全力赶路,一两天就能到。</p>

但是随行的人太多了,不仅有五万大军,还有文武官员,以及各府的命妇,赶路怎么可能快的起来。</p>

这么大的队伍,一天能走三十公里就不错了。</p>

一来一回在路上的时间就得十三四天,在皇陵又要停放数日,大抵小一个月是需要的。</p>

这么危险的事情,贾珠也不能毫无准备,不仅给每个主子都安排了四个贴身侍卫,还要求暗卫们停下各种工作,随行隐匿于百姓之中,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出来支援。</p>

长长的送葬队伍缓缓前行,旗幡飘扬,纸钱纷飞,每一声哭泣、每一步前行,都是对太上皇和太后无尽的敬意与不舍。</p>

梓宫由承天门出大乾中门,隆正帝亲自护丧,皇太子李钧、几位皇子及留守神京的文武官员步送至德胜门外。</p>

街道两旁,百姓自发相送,手执香烛,默默哀悼,泪眼婆娑,整个神京沉浸在一片悲伤之中。</p>

有多少是真的百姓,有多少是假的百姓,就很难分清了。</p>

至少里面就隐藏着贾珠的人,肯定也有其他势力的探子。</p>

太上皇出殡,总不能要求老百姓沿途回避,老百姓自发护丧,那是对太上皇的敬意,记在史书上也是一桩美谈。</p>

喜欢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请大家收藏:()红楼:穿越贾珠,李纨直呼受不了。</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