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第134章 死守笔架山
一位40多岁的庄稼汉,在战士的指引下,找到邱自强。</p>
那汉子自我介绍,“我是铜陵沙洲游击队的章啸衡,听到这边战斗打响,过来支援!”</p>
“感谢,感谢贵军伸出援手!”,邱自强和张啸衡握手,在邱自强的记忆里,共产党的队伍帮助自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p>
源潭阻击战,没有红二十八军的支援,三连可能全军覆没;汉阳渡江,也是共产党游击队提供了船只。所以邱自强对共产党的队伍,印象很好,是友军,是可以信赖的朋友。</p>
这个章啸衡,经历比较坎坷,1930年入党,后来被逮捕过多次,中途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到37年恢复党籍,由于他是铜陵太平乡钱家湾人,同年受党组织委托,回到家乡,在沙洲大棚创建铜陵第一支抗日武装--沙洲游击队。</p>
这100人的游击队加入,增添了战士的信心,虽然游击队的装备比较简陋,但是游击队员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并不比三连的战士差。</p>
中午,双方经过简单的休息,下午,鬼子又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在抵挡住鬼子的几波进攻后,太阳逐渐西斜。</p>
松谷联队长震怒,命令几个小队长,不拿下山头阵地,就回来切腹谢罪。</p>
鬼子小队长无奈,发起了死亡冲锋,终于冲进山头阵地,最后双方打起了白刃战。</p>
喜欢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20)抗战,一个普通战士的传奇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