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周太祖第91章 帐内军议
城外大营,刘卓召集了一干将士议事。</p>
银子的事解决了,但是奏疏已经提上去了。该继续做的还得做,不然那就是欺君大罪。</p>
“大人,我们现在对于辽东半岛的情况了解不够。”</p>
“是否传信长生岛的李有为、张义,责令二人派兵打探一番,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策略。也可以联系毛文龙,他手下的百姓多是辽东出身,肯定比我们知道的多。”吉达望着地图说道。</p>
“长生岛、皮岛方面问题都不大。我最为揪心的是选择复州?还是选择盖州作为我们钉在辽东的基地?”</p>
“你们几个把营中的那些千总全部叫过来,大家一块说说,参考参考。”刘卓坐在大帐中间的椅子上说。</p>
大概一刻钟的功夫,底下的一干千总才陆陆续续走进大帐。</p>
千总高景轩、袁少恒、王嗣澄、苏晖、陆瑾、方国栋、段千秋、宋无双、赵星尘、徐可安、蔡壮、唐林、赵谦、王大虎、叶方、苏元让、陈子成、孙定邦、黄世安、胡忠、任知命、丁敬臣。</p>
望着那年轻而又充满着朝气的青年,刘卓心中异常的欣慰。底下的二十多个千总,基本上所有人都听过自己讲课,无外乎听课时间的长短。</p>
部分千总都具有着参将的能耐,但若是想要成为总兵、大将,至少得磨炼十年。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刘卓也不废话,直接挥手令吉达开始讲述原委。</p>
“诸位有什么问题,提前询问。随后,各位就各抒己见。”吉达指着地图让众人一一上前观看。</p>
“我先说几句吧。大家请看辽西之地,此处地带是朝廷、后金女真最为看重的地区。”</p>
“后金女真发动的几次大战也全部侧重辽西走廊。我朝在此处修筑堡垒无数,可谓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如今,在此处主事的是督师孙承宗。”</p>
“朝廷对于辽东半岛之旅顺、皮岛则没有那般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旅顺、复州、金州、皮岛后方是大海。而宁远的后背是京师,是国本。”</p>
“我说这么多,不是要让你们产生抵触的情绪,而是要让你们动动脑子。如何做才能有利于整个战局?如何做才能减少募兵成本?如何做才能从朝廷那里获得足够的重视?明白吗?”</p>
“接下来,你们一个一个说。”刘卓说完后,直接坐了下来,吩咐卫道开始记录每个千总的发言。</p>
“大人,我认为我军驻防的地点可以放在盖州。”</p>
“其一,天启元年时候,我军已经攻下过盖州,再次攻克盖州也是轻而易举的;其二,盖州城足够靠近后金的辽阳东京城,能够再次对后金东京城产生威胁,使得后金不敢妄动,也可能会使后金被迫迁都。”</p>
“其三,占据盖州城后,后金无法轻易开启战端,宁远、觉华岛、盖州可以相互支援,这才是朝廷最为看重的一点;其四,纵使战局不利,我军也可从海上退守。”</p>
“其五,我军若是驻扎在盖州城,后金女真地区遭受痛苦、压迫的百姓会源源不断的反正,前来投效;其六,我军将占领区清理后,把土地分与百姓耕种,来年收取租子会减少大军的消耗。”</p>
“大人,以上就是下官的看法。”王嗣澄一脸严肃的说着。</p>
当刘卓听到弟弟刘凡的的声音的时候,就在开始认真仔细的听其分析。望着一本正经的弟弟,刘卓也是觉得以前有些小瞧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了。</p>
虽然自己早就已经决定了驻兵地点就在盖州,但是弟弟能从一张地图上推断出来,说明了弟弟的大局观不错。剩下的就是弥补小规模、大规模战役的指挥经验了。</p>
在场的所有将官,听了王嗣澄的想法后,无不是称赞佩服。纷纷感叹,这小子如此年轻,就有这般见识,简直是前途无量啊。</p>
“想法不错,叫什么名字?”刘卓随意的询问。</p>
“山西王嗣澄。”刘凡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p>
“好名字。”</p>
简单询问几句后,刘卓令其他千总继续。</p>
“大人,我认为最好在复州、盖州之间选一靠海、临河的平原地带驻兵稳妥。”</p>
“其一,如若选择盖州驻军,在百姓收割粮食时候,后金女真大举来犯。我军不仅会被围困,同时也无法出城保护百姓收割粮食;其二,在复州、盖州之间驻兵,我军可以选一狭窄地带建防御工事,可以在后金来袭时候拖住后金八旗军。”</p>
“其三,可以将长生岛、皮岛的百姓安置在辽东半岛,令其其恢复生产;其四,两城之间驻军,亦可与辽西遥相呼应。以上就是下官的看法。”</p>
“叫什么名字?”</p>
“辽东徐可安。”</p>
“大人,我认为可以将驻扎地选在镇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