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末种粮食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浙大丰收
李善长在厅舱找了个位置坐下,胡惟庸则去打听郭念生的情况。</p>
没过多久,胡惟庸回来了,低声道:“老师,左相在甲字号第四间客舱,咱们要不要去拜见?”</p>
李善长微笑道:“不急,先用过晚膳,再去拜访不迟。”</p>
两人坐着喝了壶茶,然后才叫船伙计上饭菜。</p>
李善长正吃着,衣袖忽然被胡惟庸扯了扯。</p>
抬头一看,只见一名身材微胖的富态男子进入客舱,身旁还跟着一名白袍青年和几名精干随从。</p>
李善长和胡惟庸赶忙迎了过去,躬身行了一礼,道:“见过郭老爷!”</p>
胡惟庸道:“学生拜见郭老爷!”</p>
来人正是郭念生,因他穿常服坐客船,两人不以官职称呼。</p>
郭念生目光一亮,哈哈笑道:“李先生,惟庸,你们怎么也在这?”</p>
李善长二人将郭念生请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李善长陪坐下首,笑道:“我二人也恰好进京,不想偶遇到您。”</p>
郭念生旁边那名青年眯着眼道:“偶遇吗?那还真是巧得很!”</p>
李善长看了那人一眼,道:“不知这位是……”</p>
郭念生站起身,笑道:“这里说话不方面,去我客舱说话吧!”</p>
李善长答应了,命船伙将饭菜送入郭念生屋中。</p>
四人进屋后,郭念生才为二人介绍道:“这位是杭州同知,杨宪杨同知,你们今后可要多多亲近。”</p>
李善长笑了笑,道:“原来是铁面杨同知,久仰大名!”</p>
杨宪得刘伯温举荐,年纪轻轻就成为杭州同知,在江都官场是一个极有名的人物。</p>
很多人都在暗暗关注他,不少人甚至盼着他在杭州栽个大跟头!</p>
谁知杨宪年纪不大,手段却极为老练,执掌杭州政务后,假意与杭州一众豪绅巨商亲近,暗中却搜集他们罪证。</p>
证据一足,翻脸不认人,将一干贪赃枉法的豪绅权贵全部按律抓捕处置了。</p>
这些豪绅齐齐发动人脉,各展神通。</p>
有的人发动百姓,将很多屎盆子扣在杨宪头上,败坏其名声,还花钱让百姓去府衙门口闹事。</p>
有的人更加神通广大,将杨宪在集庆当文吏时,贿赂上司的事都扒了出来,甚至惊动到中书省。</p>
然而中书省有刘伯温替杨宪顶着,那些明枪暗箭全都被刘伯温挡住了。</p>
杨宪也是油盐不进,仿佛铁人。</p>
最终那些豪绅的反击失败,杭州根深蒂固的官商集团被连根拔出。</p>
因为这件事,江都官场给杨宪起了个‘铁面同知’的外号。</p>
杨宪淡淡道:“李先生客气了,您是大王钦点的一科状元,在下也敬仰的很。”</p>
杨宪得刘伯温举荐,所以心中也将刘伯温视作老师,不仅经常与刘伯温通信,每次去江都府汇报时,也定去刘府请安。</p>
他与刘伯温谈论到李善长时,发觉刘伯温不喜此人,所以受刘伯温影响,对李善长并不客气。</p>
胡惟庸眯着眼道:“听说杭州在杨同知治理下,商业愈加繁荣,不知今年商税增加几何?”</p>
杨宪脸色顿时有些难看。</p>
因为他惩治奸商,导致很多大商户迁移出杭州,杭州今年的商税并不好看。</p>
他这种行为对杭州中小商户是极有好处的,给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营商环境,将来杭州必定更加繁荣。</p>
然而这是几年之后的事了。</p>
到那个时候,他这个种瓜之人很可能已经被调离杭州,这些好处也成为别人的政绩。</p>
他得到的只剩下一个“治理杭州不善,导致商税下降”的劣评。</p>
此刻听到胡惟庸出言讥讽,杨宪心中怎能不怒,冷冷道:“阁下就是二考不中的胡秀才吧?”</p>
胡惟庸脸色顿时沉了下去。</p>
郭念生瞧出两边似乎有些不对付,赶忙出声道:“李先生,丹阳县今年税收如何,可达到试点效果?”</p>
李善长微笑道:“回相爷,一切顺利。”</p>
郭念生笑眯眯道:“那就好,这件事大王最为关切,得知消息后一定会很欢喜!”</p>
李善长拱手道:“还要多亏相爷当初的举荐。”</p>
郭念生摆了摆手,哈哈笑道:“不必谢我,是你的主意确实能为大王分忧,我当然要举荐了!”</p>
胡惟庸忽然道:“相爷,我们镇江路的所有州县,今年粮食产量都大为提高,今年应该是个大丰收吧?”</p>
郭念生哈哈笑道:“那是当然,我保证中书省同僚们得知今年粮食产量后,也一定都大吃一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