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新的权力中心(1/2)

作者: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第381章 新的权力中心

军机处是大明中枢要地,当时设立之初是用来推行军队改革的,但其本质就是朱元璋用来分走中书省权力的。</p>

可以往的地位还并不如今日这般重要,因为彼时还有胡惟庸这位宰相在总领六部,一应奏折总是要先由相爷提笔过目了,才会入宫请旨意。</p>

而这一点正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p>

宰相既参与中枢决策,又是行政首脑,监督各部门的执行,这种地位和作用使得宰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甚至挑战皇权。</p>

朱元璋认为,宰相的存在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力发挥,尤其是当他发现宰相们甚至开始在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p>

朱元璋对政治体制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丞相制度是一种过时的制度,是一种束缚皇帝的制度,是一种增加政治成本的制度。</p>

那些奏折为什么非要先让宰相过一手,让六部官员直接和他对接不是更加效率吗,为什么非得要宰相不可?</p>

如果非要有一个宰相的话,那么这个宰相只能是他自己。</p>

所以打从一开始朱元璋就已经打算废除已经运行千年的宰相制度,只是一直在等一个时机。</p>

他想要建立一个简洁高效的政治体制,让皇帝直接管理六部,让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让皇帝直接掌握朝政的大权,让皇帝直接与百姓沟通,让皇帝直接了解民情,让皇帝直接解决问题。</p>

朱元璋认为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也可以增加皇帝的威信,提高百姓的信任。</p>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他会选择让胡惟庸接替相位的原因。</p>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胡惟庸心中的野心与对权力的渴望。</p>

这个男人是绝对做不到像他老师李善长一样,做到急流勇退的。</p>

欲令其亡,先令其狂。</p>

在朱元璋的刻意安排之下,就这样一步一步将胡惟庸逼上绝路。</p>

不然就算借10个胆子给胡惟庸,他也不敢在老朱眼皮子底下造反。</p>

胡惟庸虽然是这场变革下的牺牲品,可他本人一点都不冤枉。</p>

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勾结倭寇、起兵造反,桩桩件件都是事实。</p>

朱元璋既然无法容忍宰相制度,那又为什么能容忍军机处呢。</p>

那是因为如今的军机处与宰相有着本质的不同。</p>

朱元璋甚至还提升了军机处的地位,扩充了它的权柄,将原本只是用来处理军务改为整个大明政务,并且将原本的议事地点直接迁到了皇宫的角门之外,方便联络。</p>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胡惟庸被捕入狱后,朱元璋将所有权柄抓到自己手中后,他发现即便是自己那么旺盛的精力在繁杂众多的事务中都逐渐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p>

六部的事务诸多,几乎每天送到他手上的奏折有一百多份,这就非常考验皇帝处理政事的能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