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叶向高的难处(1/2)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阳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第114章 叶向高的难处

在取得了王化贞的信任后,周宁随即就给宫中的两位盟友分别写了一封信。</p>

写给客印月的信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关外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少不了描述一番葛家堡大战的情景,最后再详细解释了一下投资铸炮厂这门生意的美好前景。</p>

为谨慎起见,他没敢抒发一丁点儿的思念之情,而是尽量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记录一些琐事,比如种土豆、做野味什么的,想来女人应该能够看懂他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意。</p>

他拿了人家这么多银子,现在又要托人家帮忙,理应给对方一点念想。</p>

人和人的感情是需要维护的,如果你把别人当作npc,那别人又凭什么对你死心塌地?</p>

哪怕只想玩玩人家的身子,也得虚情假意的应付一下,不能提起裤子就不认账了,做人要讲道理,对不对?</p>

上过几次床不等于永远都处在热恋之中,谈过恋爱的成年人都能理解,不求回报的女人恐怕也就在土狗爽文里才会出现。</p>

客印月是说服小皇帝掏钱的关键人物,于情于理都该受到重视,周宁不可能对她有所怠慢。</p>

给魏忠贤的信就简单得多,只强调了两点:</p>

一是拿到内阁呈上的票拟后,先向孙承宗表明司礼监的态度,即愿意配合阁臣找小皇帝要钱。</p>

二是铸炮厂是个好买卖,大哥若想抓住这条生财之道,不妨也弄点银子投进去,保证将来能挣个盆满钵满。</p>

周宁对魏忠贤的信任度远不及客印月,但他相信只要是赚钱的生意就没有人会拒绝,钱挣得越多,双方的感情就越好,信任度迟早也会涨起来的,这便叫作双赢。</p>

当日,两封信被韩初命以六百里加急发往京师。</p>

……</p>

广宁的战前准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京城里的政局也如预期一样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叶向高重返首揆宝座,朝廷几乎变成了东林党人的一言堂,其余党派的官员越来越难发表不同政见。</p>

但叶首辅其实不愿看到这种局面。</p>

一来这不利于搭建稳定的执政结构,加大了朝廷政策的执行难度,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p>

东林党人再多,也不可能把持完两京一十三省的所有重要岗位,相反由于大量其他党派的官员被贬谪到地方,中央下达的政令自然会受到抵制,基层工作处于半停摆状态。</p>

你发布的政策再好也没有用,下面的人要么敷衍塞责,要么直接摆烂,你又能怎么办?</p>

总不能将这些官员全都撤职查办了吧,那还不得立时天下大乱?</p>

二来东林党的声音越大,皇帝的存在感就越低,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首辅大人稍不留神就会被扣上一顶“专擅权势”的帽子,可谓后患无穷。</p>

这不,崔景荣的辞呈刚获皇帝批准,东林群贤就纷纷给张鹤鸣道喜,大伙儿都认定有叶首辅在上面顶着,兵部尚书这把交椅非张侍郎莫属。</p>

兵部尚书可是正二品的高官,按现在的话说至少是个副国级领导,皇帝都还没发话呢,怎么就断言首辅能拍这个板,大明朝到底由谁说了算?</p>

此前叶向高和孙承宗都倾向于,让七十六岁的老同志王象乾接任兵部尚书的职务,小皇帝也表示支持。</p>

谁知王老爷子宁愿以右都御史的官职代理蓟辽事务,跑北边去跟蒙古人对线,也不愿接任这个正二品的京官之位。(右都御史也是正二品,但戍边和留京的区别可就太大了,生活环境差了好几个档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