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路繁华第568章 人世间的一切
来到御书房,白瑶儿先屈膝给庆元帝行了一礼,这才和陆庄氏和丈夫打招呼。 夫妻俩刚想行礼,白瑶儿赶紧虚扶了一把,道:“逍遥侯,皇长郡主,咱们是亲戚,不必多礼!” “谢贵妃娘娘!” 白瑶儿拉着陆庄氏的手,感激地说道:“皇表妹,我都不知该如何表达谢意了。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你默默地为我们一家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皇表嫂,人世间的一切,皆由一个‘缘’字,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你说的对!要不,辰王怎能遇见你,他要是不遇见你,怎能得到养生丸,没有养生丸,皇上的龙体,怎能这么健康!” “所以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庆元帝看天色将暗,吩咐道:“刘总管,传膳!” “奴才遵命!” 很快,膳食流水般送了进来,桌子上大碟小碟摆了满满一桌子。 陆庄氏:当皇帝就是好,吃顿饭都这么奢侈,难怪总有人想造反呢! 陆庄氏还真冤枉了庆元帝。 其实庆元帝这人的生活习惯是比较节俭的,可以说是大启朝历代帝王中最节俭的一位,极其讨厌大肆铺张浪费。 在他的带头下,宫里的妃嫔,表面上也是极其的节约。 至于暗地里如何,那就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刘总管,这白米饭是郡主和侯爷刚刚送来的白米蒸出来的吗?” “启禀皇上,是奴才自作主张,让御膳房做的。奴才想让皇上和贵妃娘娘尝尝逍遥候和皇长郡主种出来的大米好不好吃。” “你这奴才倒是机灵!” “谢皇上夸奖!” 能一路做到总管太监,那肯定是有本事的。 刘忠义在庆元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在他旁边侍候。 他一路陪着庆元帝走到如今,不仅会察言观色,还会审时度势,所以才能做到今天的这个位置。 虽说这里面有运气,但不能否认他的能力很强。 庆元帝嚼着嘴里的米饭,香味浓郁,口感好,比他以往吃的都好吃。 因为好吃,所以庆元帝晚膳破天荒地多用了半碗饭。 庆元帝打算让光禄寺卿把以前供应贡米的米商撤掉,直接换成逍遥侯府种出来的白米,供应皇宫。 光禄寺,在大启朝主要负责皇家祭祀、朝会、宴会等活动的饮食供给。 陆庄氏和丈夫陪皇上和皇贵妃用完晚膳,就回了郡主府。 “爹,娘,用过晚膳了吗?”陆北和妻子从客厅出来,关心地问道。 “陪皇上和皇贵妃用过了。你和惠娘咋还没歇下呢?”说着四人回到前厅坐好。 “娘,你和爹没回来,反正天色尚早,我俩也睡不着。” “四郎,你和惠娘吃咱们家种出来的白米了吗?”陆庄氏问道。 “吃过了!儿子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白米呢!就连皇宫里的贡米,都没有咱们家地里种出来的好吃。” “娘也是这么认为的。” “娘,咱们家打了多少担白米?” “大约五万担!” “打了这么多!那爹娘打算咋处理这些白米?” “我和你父亲决定在太平镇开一家米行,专门卖咱们家的白米。” “京城里有钱人多,客流量大。爹娘为啥不在京城开一家米行?” “因为娘想把太平镇打造一个大镇子,只要人们一吃到咱家卖的大米,就想到它出自哪里。” “娘,儿子记得咱们家和佳美斋合作的那个调料,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爹娘为啥不给咱们家的大米也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别人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晓得它的出处,这样岂不是更好!” “嗯,你说的对!这段日子爹娘忙得脚打后脑勺,倒忘了这茬。” “四郎,你说起个啥名字好?”陆庄氏看着陆北问道。接着看着丈夫和白惠娘道:“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看谁起的名字好听,就用谁的。” “余味香白米!我吃咱们家的白米,每粒都散发着米香,吃起来更是余香绕口,回味无穷!”陆北道。 “玉成山庄稻花香!”陆明成说道。他想的很简单,稻是指大米,玉成山庄是地点,别人一听就晓得玉成山庄产白米。 陆庄氏看了丈夫一眼说道:“简单易懂,你倒是直接!” 陆明成心道:一个白米还起啥名字,再好听的名字,不也是从玉成山庄出来的吗? “谢夫人夸奖!” 陆庄氏看了丈夫一眼,心道: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是在夸你?倒是挺自恋! “娘,儿媳看不如起个更直接的名字,就叫玉成山庄白米。”白惠娘说道。 “哪个都不错!咱们就用惠娘起的名字吧!” 父子俩互相看了一眼,心道:媳妇(母亲)偏心,他们爷俩起的名字也挺好听的。 算了,谁让媳妇(母亲)喜欢惠娘呢! “天不早了,有啥话,明儿个再说。” 白惠娘站起来道:“父亲,母亲,儿媳告退。” 一夜无话。 第二天吃过早膳,陆庄氏就吩咐陆大川去牙行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铺,想要买几间:一是留一间卖小麦种子;二是留着备用;三是给女儿做嫁妆用。 家里条件优渥,她和丈夫就这么一个女儿,肯定不能亏了她…… 陆东吃过早膳,正在和赵管家安排今儿个的事情,忽然王贵进来通报:“世子爷,阳河县县令梁元琦求见!” “快请进来!” “赵管家,你先退下吧。” “是,小人告退!” 梁元琦大踏步来到前厅,抱拳施礼道:“下官拜见世子爷!” “梁大人免礼,请坐,上茶!” 陆东看梁元琦坐好,下人上完茶退下,他这才问道:“梁大人,不知今儿个过来,有何贵干?” “世子爷,下官过来,是来禀告原黄龙镇镇长卞国梁伙同妻舅花锦城,为祸乡里,作奸犯科的事。” “罪责确认了吗?” “确认了!罪责是强占百姓良田,收取贿赂、开设地下赌场、欺男霸女等数罪并罚,皇上判了抄家,全族流放三千里,三代不许参加科考。”梁元琦又告知了几年前花锦城带人上门打劫未遂的事。 “本世子晓得了。梁大人,我希望下一任黄龙镇的镇长,会是个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官。” “下官遵命!” “你也晓得,阳河县如今是家母的封地。她老人家的愿望是封地上的老百姓,都能过上有衣穿、有饭吃、有书读的日子,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富裕的生活。 为了这个目标,我希望官民一心,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 梁元琦听得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如果真有那么美好的一天,那该是怎样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