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风光第116章 辛辣
记者们都疯了,争先恐后地跑上去问问题。
他们有预感,整个暑期档,恐怕就是这部《男人》最有话题度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一部将商业与艺术结合地十分巧妙的电影。
不得不说,宁昊这小子非常会偷鸡。
如果一味地迎合市场,那他只需要做到撒糖、卖惨、赚眼泪就可以了。
大概率能成为观众口中的佳片,但在专业人士的角度之中,却会沦为一部平庸之作。
又或者干脆文青到底,不断用电影语言讲述一个似是而非,云山雾罩的故事,带着些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的气质。
这可能非常对影评人的胃口,但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又十分不友好了。
像他后世拍的《无人区》,好家伙,初版拉出来,就特么没一个好人!
正是因为负面人物太多,人物太灰,故事色调太黑暗,上面才会以影响不好为由,禁了它整整四年。
而在这部《男人》里,宁昊完美规避了这些禁忌,巧妙地寻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
片子表面上是在讲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实则处处打补丁,埋扣子。
跟后世姜纹的《让子弹飞》一样,不会点阅读理解,还真品不出来其中的深意。
但是吧,电影本身的质量又摆在这里,哪怕你看不出其中的内核,只当一部纯粹的爱情电影去看男女主撒糖,依然会觉得好看。
不过由于这些深度剧情潜移默化之下,观众们在后半段,柯、娄叶之类的,那特么才几个人看啊?
像《男人》这种流量巨大,又能让自己任意挥洒才华的,才是影评人们的梦中情片!
什么?
你说《飞龙再生》?
商业片滚粗好吗!
……
第二天,《中国电影周刊》就以“爱而不得,恨而不舍,求而不得”为题,刊登了一篇关于《男人》的影评。
“饭天天吃,好吃吗?
你一定回答不上来吧!
是的,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这样,什么形式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给你必须的养分。
有人说这部剧情俗套,三分钟就能猜个全剧,没新鲜的看头。但它其实比你想象中更加曲折,充满了魔幻现实色彩。
通过最朴素的手法,构筑出一份乌托邦式的爱情,最后再在残酷的现实中轰然倒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